本報訊昨日,當省人大環保執法檢查組來到沅江市金太陽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太陽紙業)檢查時,由于紙廠工作人員提前和周圍南嘴鎮余家沖村民打了招呼,致使部分村民在面對檢查人員問話時敢怒而不敢言。據了解,金太陽紙業年生產能力達1.8萬噸,按照每噸紙產生350噸污水的標準,該企業每年至少向洞庭湖排放630萬噸污水。這些污水除回收了一點纖維外,基本上沒有作任何處理就直排沅江。
昨日上午,檢查組一走進金太陽紙業,就直奔紙廠的排污口。遠遠看去,烏黑的污水正嘩嘩地流向沅江……“我們來之前,廠里肯定對這里進行了清理。”檢查組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7月份檢查時,他們在該排污口看到,這里的生產污水使附近湖水呈現黑色,泡沫連片,發出刺鼻的惡臭。“現在泡沫沒有了,臭味也沒有上次濃,江面看起來似乎比較整潔,這對于一個年排污量達630萬噸、且沒有對污水進行任何有效處理的企業來說,有點不太正常。紙廠在檢查組來臨之前,肯定對江面和兩岸作了一定的技術處理。”
“按照規定,像金太陽紙業這樣規模的造紙企業每年應該上繳排污費2800萬元,而實際上該企業只交了38萬元排污費。如果嚴格執行環保收費標準,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盈利的。這是典型的以犧牲環保換取經濟利益的企業。”檢查組某工作人員說。
根據沅江市政府向檢查組提供的匯報材料,沅江市政府也承認:造紙業環境保護措施沒有同步跟上,欠賬較多,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