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青穎 記者黃勇)植物纖維原料和生產用水的資源匱乏、制漿造紙廢水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一直是我國造紙工業急待解決的兩大“瓶頸”。為此,南京林業大學制漿造紙機械研究所和常熟市富士萊包裝材料廠合作,試驗成功一種廢紙制漿造紙“動態平衡短流程循環回用廢水零排放”新技術。
9月29日,經現場審核,該技術通過了專家鑒定。
南京林業大學化工學院制漿造紙工程系吳解生教授介紹說,以前的工藝是“水跟著設備走”,而新的工藝模式思想是“設備跟著水走”。通俗來講,就是先讓水循環起來,再考慮循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改進設備。“針對廢水不經過處理反復循環,有些有害物質的濃度會因此逐漸積累而提高的情況,我們將整個廢紙造紙生產過程按照用水點劃分,盡可能縮短循環使用的環節,同時對生產工藝和設備系統進行必要的調整改造,通過專門的廢水管道來輸送回用廢水,減少整個制漿過程中滯留的廢水。”
常熟市富士萊包裝材料廠實施廢紙制漿造紙動態平衡短流程循環的生產線設備改造投資約為100萬元,經近兩年的實際運行,取得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噸紙耗水量從50噸下降到不到1噸;生產污水實現了零排放;廢紙原料、能耗大大降低;紙機生產能力從1300噸/月提高到1800噸/月,同時省下了大筆的排污費、污水處理藥品費。以常熟市富士萊包裝材料廠2萬噸包裝紙板的年生產能力,實施零排放技術后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超過600萬元。
鑒定會現場,江蘇省造紙界的專家、教授們認為,此項技術是對制漿造紙清潔生產的一種觀念更新和技術更新,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將使制漿造紙工業基本實現清潔生產,有望徹底改變制漿造紙污染大戶的整體行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