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年多時間里,富陽正大紙業等4家中小企業經歷了生死兩重天:因為債務危機,這4家企業一度瀕臨倒閉。生死關頭,他們想到了聯合。結果,不僅成功地“救亡圖存”,而且將新的聯合體——正大控股集團打造成了當地最具規模的造紙企業。
去年4月,富陽雪達紙業有限公司由于一時資金周轉不靈,無法清償銀行貸款,法院對其進行了資產保全。而正大紙業、宏盛紙業、方正紙業、文博紙業又因為替雪達紙業擔保銀行貸款5500萬元,陷入了嚴重的資金危機。
艱難的處境促使這4家企業的老板想到了聯合。現任正大控股集團總經理的王文忠告訴記者:富陽有四五百家造紙企業,但年產量只有四五百萬噸,這樣的規模實在太小,市場競爭力不強。因此,聯合做大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幾位老板決定背水一戰,聯合組建正大控股集團。
“我們原來都是家族企業,親戚朋友在財務、銷售等部門擔任要職。新集團組建后,大家商定必須用人唯賢,3位老板娘主動退出了管理層;采用向社會公開招聘的方式充實企業管理層,一些能力欠缺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因此下崗。”
合并之后,正大控股集團共有10條生產線。集團對其統籌安排,兩條線生產中檔產品;生產高檔和普通產品的各4條。集團辦公室主任陸順江說,因為經常要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檔次和種類,聯合以前,這4家企業的生產線平均每個月要停機操作10多次,浪費嚴重;現在各條生產線配置相對固定,停機次數大大減少。
此外,新集團還在購銷等方面進行了整合。新成立的供應總公司和銷售總公司統一負責整個集團的采購和銷售,產品品牌也統一為“正大”。管理費用和銷售成本由此降低,企業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聯合才一年,已經實現了“2+2>4”的效應。原本加起來20萬噸的年產量如今翻了一番;今年納稅額預計同比增長73%;成為浙江第二大涂布白板紙生產企業……“以這樣良好的趨勢發展下去,兩年之內我們就能消化那5500萬元債務。”王文忠欣喜地說。
正大控股集團的成功重組也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杭州市經委負責人表示,杭州有7萬多家工業企業,其中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這些企業面臨產業轉型、提升產業層次以及如何做大做強等問題,正大控股集團提供了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