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周期間,記者曾接到襄汾新城鎮橋子溝不少村民反映,他們的玉米地被上游鄧莊鎮各個村子里造紙廠的工業污水淹沒,眼巴巴地看著上百畝的玉米卻沒法收獲,而且還投告無門。本應是秋播的大忙季節,可襄汾縣新城鎮橋子溝村村民楊文亮卻眼看著玉米棒子掛在稈上無法收獲,秋播更不用說了。
良田被污染收成成問題
10月9日上午,記者在橋子溝村見到了在自家地頭等待的村民楊文亮。他指著身后的一大片玉米地說,他家的玉米地現在成了污水池,地里整整積存了深達80多厘米的污水,現在成熟的棒子還掛在玉米稈上,還有的棒子泡在了污水里。當前不但無法收割棒子,秋播也法進行。那就眼看著地里的莊稼這樣泡在水里嗎?面對記者的疑問,楊文亮無奈地說:“沒辦法,只有等冬天結了冰,再上去掰棒子吧。最令人氣憤的是,我家已經是第8個年頭遇到像今年這樣的情況了。”
為什么好端端的良田成為污水池呢?楊文亮告訴記者說,他們這里本來是一年種兩季的莊稼地,每年都有好收成,但由于該村東鄧莊鎮范圍內的小造紙廠將污水排在他們地頭的一條季節性雨水渠里,污水不斷流入莊稼地里,現在別說兩季莊稼了,就是種玉米也得看運氣。
全村像他家一樣莊稼地成污水池的還有幾十戶人,大約有一百多畝良田遭殃。村民楊雙林家的1.5畝地也是同樣遭遇,面對小麥絕收、玉米無法收的局面,他只好將這塊地全部栽了楊樹,但他還是擔心污水這樣長期浸泡,楊樹也會泡死。他指著地頭的污水渠說,每天污水就從這里源源不斷地流向他們的保命田。在村北一塊曾被污水浸泡過的耕地里,楊雙林說,被污水浸泡時間長的耕地表面干了,廢紙漿就會結成厚厚的一層,地里種上莊稼也會被這東西蓋住。楊雙林說污水浸泡他們的耕地大約有將近30年了,現在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當記者問為什么村干部也不關心這事時,很多村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村支書說他也沒有辦法,因為往東方向是鄧莊鎮,那里和我們不是一個鎮。”
地下水變質吃水成問題
記者采訪中得知,橋子溝村遭受污水肆虐的痛苦還遠不止這些。污水渠流經的村北的三隊,300多村民因為污水長期下滲,用的井水也變質了,水煮開后不僅泛著白沫,還伴著刺鼻的氣味,熬的稀飯也苦得不能喝。77歲的王麥貴老人指著三隊村民公用的一口井說,因為受污水影響,這口井已經十多年沒有用過了。
在村北,記者看見村民楊北鎖正在用簡易的架子車往家送水。記者得知,現在他們隊的居民生活用水不得不靠村南的自來水供應,以前吃水不掏錢,現在每人每月得掏1.5元錢的水費。
知情人:污水系造紙廠廢水
村民們說因為污水長期從村里流過,除莊稼地絕收、地下水變質以外,還影響村北的年輕人娶媳婦,村民們說外村的女孩子得知他們村的情況后,都不愿嫁過來,無奈之下,村民們都想辦法在村南批新的宅基地。現在村北以老年人居多。年輕的有辦法的全搬到南邊住了。
知情的村民告訴記者,村中的污水渠里流的污水,是從鄧莊鎮鄧莊村、西侯村、南侯村和段村4個村,大約30多家小造紙廠排出的廢水。這些廢水從鄧莊流經南梁村、橋子溝村、趙曲村,然后直接排往汾河。(記者李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