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6日起,中國航協全面停止向國內機票代理商發放紙質機票,全面推行電子客票,機票“無紙化”時代正式來臨。習慣了“一手交錢、一手拿票”的旅客,能在短時間內接受這一新的購票方式嗎?電子客票的全面推行還有哪些難點有待解決?我們真的能一步進入機票電子商務時代嗎?就市民們關心的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日前進行了采訪。
過兩天,劉先生和妻子要去海南度假,在打電話向機票代理商訂票時,他一遍遍地重復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一再要求代理商核對,生怕出錯。盡管沒人給他報銷機票費用,但他仍然要求代理商來取機票錢時給他帶來一張作為電子客票報銷憑證的行程單。他說:“手里捏著點啥,心里還能有點底兒,要不然總覺得不放心。看不到機票,萬一出錯了,等到登機時才發現就來不及了。”
據了解,剛開始接觸電子客票,很多旅客都會有劉先生這樣的“不安全感”,紛紛索取紙質憑證。看來,真正意義上以網上支付為基礎、完全無紙化的電子客票要完全被市民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別無選擇:旅客平靜接受電子客票電子客票是普通紙質機票的電子替代產品,旅客通過互聯網訂購機票之后,僅憑有效身份證件直接到機場辦理乘機手續即可成行。對于旅客來說,電子客票具有足不出戶即可自助完成訂購機票、節省購票時間、可有效避免因機票丟失或遺忘造成的不能登機的尷尬等好處。在歐美信息化發達國家,電子客票、無紙化乘機等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我國,南方航空于2000年3月率先推出國內第一張電子客票。
從銷售渠道上,電子客票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國際航協針對機票代理商發放的BSP電子客票,另一種是各航空公司依托自身渠道銷售的本票電子客票。據中山航服前臺負責人周小姐介紹,去年10月份,中國航協給各機票代理商下達的電子客票比例還僅為25%,此后比例逐步提高,到本月16日之前已達到80%。10月16日停止發放紙質機票,意味著電子客票開始強制全面推行。在短短十幾天之內,電子客票的比例已達到90%以上,目前少部分仍然有效的紙質機票主要是各代理商和航空公司手中仍未賣完的紙制機票和嬰兒票。
“對于變化,人們總會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據中山航服周小姐介紹,隨著電子客票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旅客已別無選擇,即使不習慣也得接受了。她說,從目前來看,旅客對電子客票的認可程度正逐漸提高。
網上支付不普及:電子客票還得現金交易按照最理想化的電子客票概念來說,真正的電子客票應該是乘客通過網站、電話進行航班預訂,然后在網上銀行付款后,帶好身份證件去機場的柜臺直接辦理登機手續,電子貨幣支付是基礎。但是,由于很多消費者目前仍然沒有信用卡,大部分中老年人和普通工作人員都不懂得如何使用網上支付,加之相當多的消費者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心存疑慮,不敢在網上下單,導致真正的電子客票難以快速推進,絕大部分乘客仍然選擇從機票代售點以現金購票,與以往不同的只是交了錢后手上沒有了紙質的客票而已。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只能說是無紙化客票,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的電子客票。電子客票要快速發展,還需要信用卡、網絡等相關產業的配套。
一位機票代理商告訴記者,由于消費習慣和觀念一時難以改變,許多購票者即使不報銷,也會要求代理商為他出具一張行程單作為憑證。行程單雖然比傳統的紙制機票頁數少,但仍屬于紙制憑證范疇,它還只是傳統機票的一種“變相”生存而已。所以,對于機票代理商來說,目前他們的工作流程與以往沒有任何變化,還得接聽旅客咨詢電話、去旅客那取票款、送行程單。
據南航哈爾濱中心售票處負責人介紹,相比上海、廣州等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哈爾濱市市民的網上操作能力還不高,銀行支付系統也不夠普及,因此直接上網購票、實現真正意義的機票電子商務化的人還很少。據統計,除了旅游團隊電子客票外,南方航空公司黑龍江分公司散客電子客票的訂購人數每月僅有60人左右。
擺脫瓶頸謀出路:電子客票需要一張“大網”自南航2000年3月推出國內第一張電子客票至今已6年多,前幾年,受報銷憑證影響,旅客一度拿著電子客票無法報銷,電子客票推行緩慢。從今年6月1日起,購買電子機票辦理報銷手續不再成問題。旅客在售票點購買電子機票時,可索要一張“電子客票行程單”,該單據由國家稅務總局和民航總局聯合印制,作為電子客票時代的報銷憑證。與此同時,在各航空公司的互相配合下,航班延誤、電子客票改簽等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了。擺脫了這些“瓶頸”,電子客票今天得以全面推廣。
據國際航協計算,在全世界范圍內,平均一張電子客票要比一張紙制機票節省約9美元,這其中包括紙制機票的印刷、運送、庫存、數據回籠等一系列環節所需要的費用。毫無疑問,電子客票大大降低了各航空公司的運行成本,作為推行電子客票的最大受益者,各航空公司在推廣電子客票方面正不遺余力。據南航哈爾濱中心售票處負責人介紹,為了推廣電子客票,他們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組,每天會接到上百個旅客咨詢電話,他們會在電話里教旅客如何一步步在網上購票。與此同時,南航推出了網上提前15天購票可享受優惠的政策。現在很多低至四折以上的優惠機票都已經放到了網上,以刺激電子客票的銷售。幸運的旅客如果熟悉網上支付功能,甚至可以拍到令民航工作人員都瞠目結舌的二折低價機票。
有一個問題目前依然困擾著電子客票的發展,那就是各航空公司的網站不統一,在一家航空公司的主頁上只能訂該航空公司的機票,旅客要想對比各家航空公司的票價高低,需要進入多家航空公司的網站,可比性較差。電子客票要想快步發展,建一個“大網”已勢在必行。
無論如何,實現無票旅行,我們已經在路上。
機票代理商暫無“痛感”:在延伸服務上另辟蹊徑如果大部分旅客實現了網上支付,那么受電子客票推行影響最嚴重的無疑將是各機票代理機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機票實現電子化的進程,本身就是機票代理行業重新“洗牌”的過程,大浪淘沙過后,一些小的機票代理商將生存不下去。那么,機票代理將向何處去呢?
據了解,按照國家規定,目前機票代理的代理費用一般為3%,為了吸引代理商,有些航空公司對經營好、銷售收入高的代理商還會提高代理費用。而如果真正的電子客票時代到來,沒有了代理費收入,機票代理也就無以為繼。與此同時,在全面進入機票電子商務化的過程中,因為航空公司直接銷售電子客票只需要給銀行1%左右的費用,可以省去大筆代理費,各航空公司現也都在大力發展自己的電子客票業務,與機票代理商們形成了競爭之勢,會導致一些小型代理商的生存空間被壓縮。機票代理商可謂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據中山航服前臺負責人周小姐介紹,從這十幾天旅客訂票數量上看,電子客票暫時還沒有給他們帶來大的沖擊,一是因為目前大多數旅客還是習慣現金購票;二是因為旅客在購買機票的同時也需要一些延伸服務,比如送機場等等,航服的這些延伸服務優勢是網上訂票所無法比擬的。同時,盡管航空公司在逐漸開始自己的電子客票業務,但機票代理公司的電子客票業務往往覆蓋了多家航空公司,機票信息全面,比航空公司單一做自己的電子客票業務更有競爭力,目前仍是旅客購買機票的首選渠道。當然,未來的發展是無法預見的,也許有一天會不再需要機票代理商,那么代理商會在延伸服務上另辟蹊徑。屆時,將會出現更多服務完善、有經營特色的綜合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