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葉車間
如果去APP金東工廠,至今還能聽到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2005年中秋節那天,一名質檢員身體不適,但仍然帶病工作,堅持到下班。回家后,突然對檢驗過的一批產品覺得心里不踏實,隨即打車匆匆返回地處遠郊的廠里,重新檢驗了一遍。正在巡視車間的領導關切地問起緣由,這位樸實的職工回答說:“廠里對我們這么好,我必須以最好的工作來回報企業!”企業員工對待工作的負責態度和敬業精神,來自于企業文化的長期浸潤。平常如此,危急時期也如此。1998年5月印尼發生社會動亂,APP唐格朗廠等都組織了工人自衛隊,自發地保廠護廠,防止和抵御暴民對工廠的襲擊。
APP文化是以企業愿景和價值觀為核心的。APP的愿景是:“透過林、漿、紙一體化,建設成為世界最大、最強的綠色循環企業”。愿景中包含了“實踐綠色循環”、“傳承造紙文明”和“提升生活質量”三大使命。APP的價值觀是:“追求完美(Pursuing Excellence)、誠信正直(Integrity)、卓越領導(Leadership)、自主管理(Ownership)、團隊協作(Teamwork)’”。把價值觀中5個開頭字母連接起來就是PILOT(領航員),意為公司希望員工都成為APP的“領航員”。APP文化是一種對企業愿景的認同和向往,是一種對企業價值觀的承諾和實踐,是一種凝聚團隊銳意進取的意志和步伐。
APP將員工視為最珍貴的資源,在集團內持續開展以“挑戰極限、追求完美”為奮斗目標的“比學趕幫超”和奧林匹克競賽活動,其精神可歸結為:數據透明、標準明確、公平裁判、獎勵與懲罰、教練與學習等。每位干部員工根據自己的工作職責提出具體指標和行為改善計劃,依照實際績效來開展良性競爭,實行“優勝劣汰”。為了提升員工競爭實力,APP在集團內推出培訓鼓勵機制,圍繞“改善績效”、“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推出不同形式的培訓項目,與高校在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2005年9月,APP制定并推出了《在職進修碩士(含)以上學位管理辦法》;2006年1月,又在集團內部設立了“APP大學”。
APP重視每位員工的勞動回報和遠期發展。盡管造紙業的薪資福利不如高科技企業豐厚,但目前APP的薪資水平卻始終保持在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以上。APP還在生活上為員工提供良好的住宿條件,關心員工的衣食住行。如海南漿廠為外地員工提供了寬敞的公寓套房,房內提供寬帶上網、電話、空調、電視等設施,還建設了圖書館、運動場等活動場所 。走進金東廠辦公樓,電子屏幕上不斷顯示的“人為本,和為貴,斂為衡”9字,格外注目。在金東,下雨天免費為員工出借“愛心雨傘”;以自行車、摩托車代步的職工,每人都可以領一件反光背心,防止天黑而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在APP的其他工廠,也都根據各自特點設立了一些便利員工的措施。
APP各工廠都建立了工會組織,使之成為與員工溝通的橋梁。工會定期組織各類體育競賽和度假旅游等活動,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職工遇到困難,不僅可以享受到公司規定的補助金;工會也會伸出援手,開展捐款互助活動。如2003年金華盛一名員工遭遇車禍,三天內就募捐籌集到44000元;2005年金東一名職工確診為白血病,員工捐款總額近8萬元,其中工廠總經理吳省芳個人就捐款1萬元。凡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公司都會征求工會意見。有的廠還建立了職工申訴制度,職工受到處分,可以向工會申訴,由工會再次深入調查。
提案制度是APP旗下各公司的一個特色。員工在內網上提出合理化建議,由專責部門篩選審訂,凡是切實可行的均給予獎勵,同時成立專案小組負責推行和追蹤執行情況,并在規定的期限內回復。員工的提案積極性越來越高,如金東廠每年的合理化建議達到7000條以上,其中70%的建議得到采納,為公司創造了效益。在金東招待所的電梯旁,有一塊溫馨的提示牌:低樓層請盡量步行,以節約用電,這就是一條提案的內容。類似的提案還有循環用水、打印紙及辦公用紙雙面使用、廢紙回收等,如今這些已經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金東還堅持每二個月召開一次職工座談會,由來自不同崗位的20名職工面對面向公司高層提出建議。能答復的當場答復,暫時答復不了就填寫“待決事項呈報表”,總經理每期都會認真批閱。在去年的一次座談會上,選紙員工提出由于工作性質容易造成腰部扭傷,總經理當即交辦安裝了音樂系統,每天上班前做早操,充分活動開身體,減少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