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見過用紙漿做成的“草帽”嗎?11月22日,家住文化路34號院65歲的“發明家”李捷,就用紙漿做成了造型各異的紙質品。可別小瞧了李先生的紙質品,目前他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發明專利請求書,已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實質審查通知書,等待該發明的最終確認。
11月22日上午9時,李捷在家中向記者展示了他已取得的4項關于水處理和空氣凈化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不過,最讓他得意的是“用紙漿制作工藝品紙的模具及利用該模具生產工藝品紙的方法”的發明。該發明是用紙漿制作工藝品紙的模具,由模輥和壓輥組成,這種模具具有可塑性、耐熱性和可透水性的特點,可制作出紙質均勻、造型各異、尺寸多樣的浮雕和圓雕工藝品。
“看這頂帽子和包裝盒,還有花束和福娃,都是用紙漿做的。”老人拿出做好的紙質品。初看這些紙質品時記者并沒發覺特殊之處,只覺得是用紙折疊成的,而仔細翻看卻發現它們沒有粘連處,“這些跟普通的紙質品可不一樣。”李大爺告訴記者其中的秘密,“傳統的紙質品一般都是用紙折疊做成的,比如包裝箱,都是用紙銜接制作的,可這些卻是用我發明的模具做成的,沒有銜接直接成型。”他說,今后這項發明將直接挑戰傳統的紙質品制作業,只要有合適的模具,什么樣的紙質品都能直接做出來。用李先生的發明,可以直接將廢紙浸泡為紙漿,再將紙漿倒入制好的模具,經干燥處理后,模具當中的紙制品就做成了。這項發明投入使用后,將廢紙變成工藝品的流程將變得簡單,很是節約資源呢。
在李捷40平方米的家中,記者看到大部分地方成了他的“制造車間”:雕刻機、模具整整擺了一桌子。老人說,自2004年3月第一次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發明專利請求書至今,他已獲得4項實用專利,還有兩項發明專利近日將通過審查并最終確認。
鄭州市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不少老人進行發明創造,在行業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像李捷取得這么多發明和專利的可不多,這對社會是不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