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西安等地工商部門查獲大批回收加工的一次性筷子。記者在采訪餐館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問題時,發現不少中高檔餐館用來替代一次性筷子的“三件套”(一次性濕紙巾、筷子和牙簽),不但隱藏著驚人的利潤,同時市場上同樣流通著大量回收再使用的“黑心三件套”。

日前,北京通州工商分局查處了一個筷子個體加工廠,原料都是以每斤0.3元至0.36元不等的價格從附近飯店回收來的廢棄筷子,他們對這些廢棄筷子打磨、拋光,用洗滌靈清洗、用84消毒液浸泡,烘干處理后以每雙2分錢的價格再次出售給各大餐館。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僅是一次性筷子的質量令人擔憂,餐館普遍使用的“三件套”也同樣存在“回收再利用”的“黑心三件套”。
做了多年日用品批發生意的秦女士告訴記者:“三毛錢左右的‘三件套’都屬于比較正規的渠道生產的,市場上最便宜的‘三件套’每套兩毛錢就能拿到。主要便宜在這些供應商使用的是從餐館酒樓低價回收來的筷子,每雙筷子能節省一毛錢左右。如果濕紙巾采用黑心棉制造,成本就更低,目前北京市場上價格比較低的‘三件套’內裝的基本上都是黑心濕紙巾。”
記者隨后從主要從事筷子加工的浙江浙南竹木有限公司陳經理處了解到,一次性帶節竹筷每雙價格為5分6厘,加上到北京的運費,每雙成本大概在8分錢左右。漆木筷子每雙在3毛錢左右,根據木材不同價格略有變化。
記者:“‘三件套’里的筷子一般都是連體密封的,回收使用的可能性大嗎?”
秦女士:“你看見的只是其中一種。‘三件套’里的筷子分好幾種,內裝一般分一次性筷子、帶漆的筷子和竹筷。只有連體的竹筷子一般不會被回收回來,一次性的木筷子只要經過簡單的回收清潔,把方頭打磨成圓頭就可以了。漆筷更是簡單,只需要清潔一下就可以內裝了,顧客根本就分辨不出來。”
記者:“漆筷一般都是重復使用的,缺乏回收的貨源很難操作吧?”
秦女士:“一看你就外行,除了部分一次性木筷是被餐館扔掉后從垃圾站或廢品收購站回購外,漆筷‘三件套’一般都是餐館酒樓和廠家合作的,廠家每送一次新貨,就會取一批餐館清理出來的漆筷,循環使用,雙方都高興。搞得我們現在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以前我每年酒店餐館的筷子生意能做30多萬元的量,現在只能靠批發給小百貨或超市了。”
記者:“回收再造的工藝復雜嗎?”
秦女士:“一次性筷子的再加工流程極其簡單:在放有洗衣粉的水池內浸泡刷洗一下后,用氫氧化鈉熏蒸消除霉點,再用工業用雙氧水浸泡漂白,然后撈出晾曬烘干,打磨裝袋就成了可以出售的‘新的’一次性筷子了。”
“三件套”帶來的利潤也很驚人。記者對北京18家餐館進行了走訪,只有兩家餐館不使用“三件套”。使用“三件套”的16家餐館中,13家每套收2元,3家每套收1元。
一位京城某大型餐飲企業負責訂購一次性餐具的管理人員稱,他們的一次性餐具由總店統一訂購,8家連鎖店每天至少消耗近萬件一次性餐具。按每天8000套、每套1.7元純利潤計算,全年利潤就在500萬元左右。
北京富通瑞達酒店用品銷售中心一名黃姓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這里接的‘三件套’起印數至少1萬套,封套單色的價格為每套0.31元,超過3萬套每套可優惠到0.29元,這已經是全市最低的了。”
如何識別
黑心“三件套”
正規廠家生產的“三件套”內裝的竹木筷子,一般都是連體的,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筷子。如果‘三件套’內裝的筷子是漆筷、分體圓頭或尺寸比一般筷子要短細的‘三件套’,基本上都是回收再造的‘三件套’,合格的竹筷顏色是淡黃色,過白或過黃一般都是經過回收處理的;此外,合格的‘三件套’內裝的濕紙巾紗質比較細,相互間沒有絨毛粘連,同時帶有一股肥皂的清香。黑心濕紙巾打開后帶有刺鼻或霉腐的味道,使用后皮膚上會產生粘連或緊繃的感覺,嚴重的會產生瘙癢或灼痛感。另外,合格廠家生產的‘三件套’都有正規的廠名、廠址、聯系電話和衛生合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