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四屆生活用紙企業家俱樂部會議在上海銀河賓館召開,俱樂部成員單位和秘書處人員共23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輪值主席斯米克集團李慈雄董事長、中順紙業岳勇副總裁和江曼霞秘書長主持。
會議首先由斯米克集團李慈雄董事長致歡迎辭并介紹了東冠紙業的概況和發展規劃。李總介紹說,東冠集團隸屬于斯米克集團,其業務定位為快速消費品。上海東冠紙業有限公司是東冠集團旗下的現代化衛生紙原紙生產廠,地處金山工業園區,第一期投資3000萬美元,年產能4萬噸,二期年產能計劃擴大到10萬噸,三期年產能計劃擴大到20萬噸,占地550畝。上海東冠華潔紙業有限公司是東冠集團下轄的生活用紙成品加工及銷售企業,其前身是斯米克紙業,“潔云”生活用紙是華東地區的主要品牌之一,但過去沒有著力于原紙的發展。這兩年東冠集團發展迅速,除上海外,東冠集團已經在武漢建設占地230畝的生產基地,并考慮在北方和西南建立供應鏈資源。生活用紙產品雖然利潤率不高,但穩定增長,已經成為集團的主要業務。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振雷博士在會上結合造紙產業安全、產業政策和“十一五”規劃,重點闡述了4個方面的問題:
1 國家目前對造紙工業的定位
中國要為出口創匯的工業產品提供優質低價的包裝紙和紙板,因此必須有自己的造紙工業,但中國不具備發展大規模造紙的比較優勢。因此,國家對發展造紙工業的基本定位是滿足內需,這是制定產業政策的出發點。
2 稅收問題
國家限制原材料出口,嚴格限制稀缺原材料的出口。2005年就取消了紙漿、紙和紙板的出口退稅,唯一保留的是以進口廢紙為原料生產的紙和紙板的出口退稅。這是因為政府已經注意到制漿造紙生產過程造成的環境污染,中國沒有足夠的水資源、能源支撐用于出口的造紙產品的生產。對于后加工產品目前仍保留了出口退稅,包括生活用紙的成品、一次性衛生用品等。
3 關于產業安全和壟斷問題
生活用紙也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國家正在制定“反壟斷法”。在消費品行業和原材料行業,國外反壟斷指數是占有率百分點的平方和不能大于1600。并購案和新建項目在美國有案例,如果占有率達到40%,指數就達到1600,所以任何一家市場占有率在30%以上就有壟斷的危險。我國引用這一指數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們要規范市場競爭,防止過度競爭給市場和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4 原材料問題
中國目前紙漿廠的建設在大干快上,但中國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木材用于制漿。即使林紙一體化的項目全部完成,國產木材紙漿的年產量也不會大于800萬噸,而2005年我國進口紙漿量就達到了759萬噸。我國人口密度大,能長樹的地方少,木材纖維原料匱乏。
廢紙原料方面的潛力也不樂觀,雖然公布的國內廢紙回收率僅30%,但實際上已達到50%以上,這是因為我國年產的近6000萬噸紙和紙板中大約有2000萬噸隨出口商品流入境外。
從以上分析中國進口造紙纖維原料是必須的,而國際紙漿市場存在風險。
生活用紙使用非木材原料如蔗渣、蘆葦、竹子等是有潛力的。至于廢紙原料可以用于廁用衛生紙,但對紙巾紙目前還不能放開允許使用廢紙,至少最近5年內前景不樂觀。
曹主任講話后,會議主要就近期國內高檔生活用紙新增生產能力情況和對市場的影響;如何應對商品紙漿和能源價格上漲趨勢;日益嚴格的環境保護要求給行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產品標準如何適應市場需求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研討和交流。
恒安集團許連捷總裁發言說恒安這幾年的營業額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長。2006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營業額增長41.2%,利潤增長61.9%。他認為犧牲利潤打價格戰來獲取市場份額是不可取的,要從產品結構和市場方面來考慮,關鍵是要選擇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用心去分析,改進自己的不足。企業都面臨持續發展的壓力,重要的是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要加強企業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進行業的發展,通過培育市場使我國生活用紙的人均年消費量達到4~10千克。
金紅葉紙業徐錫土總經理介紹了APP在林紙一體化和生活用紙分期發展的規劃,強調企業要把眼光放長,把市場做大,不但要著眼高檔市場而且要看到中檔市場,要使老百姓買得起生活用紙產品。
維達紙業銷售總監李佩蘭發言說,維達在按計劃穩步發展,維達的品牌靠質量去維系。在營銷方面的原則是遵照成本,理性銷售。根據成本的上升情況,維達在9月底之前衛生紙產品全部提價5%。企業發展不能拼成本,市場亂是自己亂。五部委發布的“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是否能執行,需要企業規范經營。
與會代表發言熱烈,短短半天的時間取得很好的交流溝通的效果。
下屆輪值主席單位中順紙業副總裁岳勇在會上也作了致辭。第五屆會議將于2007年3月在海南海口舉行(廣東中順紙業集團有限公司鄧穎忠董事長為輪值主席)。通過商議,確定第六次生活用紙企業家俱樂部會議輪值主席單位為貴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11月12日下午部分代表參觀了東冠紙業的PM1和PM3紙機(制造商為日本川之江公司)。
這次會議安排緊湊、討論熱烈,除會議發言外,許多代表在11日報到當天和12日抓緊時間相互交流,增進了相互了解,加強了友誼和合作,會議取得了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