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處理廠廢水養魚成為業界美談
APP總裁黃志源先生在談到集團環境保護工作時說過:“漿紙行業在人們心目中歷來是污染大戶,砍伐樹木、破壞森林資源,廢液橫溢、污染空氣和河流。但APP的實踐證明,制漿造紙可以成為綠色產業、成為環保大戶。除了植樹造林外,APP在制漿造紙過程中同樣注重保護環境,并且完全做到了清潔生產、節約生產和變廢為寶。如排出的黑液經燃燒,可使堿的回收率達到99%,而國內廠家目前僅為60-80%。即使這剩下的1%廢堿也不會成為漏網之魚,要經過生化處理,用細菌把它們吃掉。細菌回收又成為好肥料,用來植樹造林。”
下面我們通過幾則實例來介紹一下APP工廠在注重環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
金東紙業在籌建自備電廠之初,灰渣的處理計劃采用“灰庫堆存”法——這是國內幾乎所有電廠都普遍使用的方法,金東的堆存設計也達到了環保總局的國家環評大綱要求。當時選址在丹陽某水庫附近,計劃購買700多畝庫區山地作為未來20年的堆灰用地。這座三面環山、一面良田的水庫,是周邊農民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水源。據估計電廠每年將產生20多萬噸灰渣,項目一旦實施,水庫就要報廢,地下水也會受到堿性重金屬灰水的滲漏污染。經過幾次實地勘察,金東決定舍棄原方案,重新擬訂了灰渣綜合利用方案:一是用于房屋建筑、公路建設的地基處理,可以起到改善軟地基和防震的作用;二是用于混凝土添加劑中,可以提高泵送混凝土的流動性。起初市場不太接受用“垃圾”來建房修路,金東不得不補貼資金委托諫壁粉煤灰綜合利用研究所處理。如今,金東下屬盛華公司利用粉煤灰、石灰渣、大理石渣等固體廢棄物作為原料,建起了一座制磚廠,盈利頗豐,變廢為寶。
寧波中華紙業是中國第一家通過ISO14001國際環保認證的造紙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利用廢紙為原料的再生型工業造紙企業。寧波中華2004年底投產的三期工程項目——寧波亞洲漿紙,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工業板紙生產線,回收廢紙占所用紙漿原料的85%以上,年回收廢紙70萬噸。在備漿車間,巨大的碎紙機吞進原料后變成紙漿輸往造紙車間,余下的廢漿渣在排渣管道經過特殊篩子提取出大量纖維。通過這個篩狀裝置,每天可以從廢漿渣中回收50噸可造紙長纖維,相當于850棵大樹中提取的纖維量。據造紙專家的推算,回收1噸廢紙可生產0.8噸好紙,相當于17棵大樹擁有的纖維量,按此計算,僅寧波亞洲漿紙的回收工程,就可以少砍1000多萬棵樹木。
海南金海漿紙的100萬噸漂白木漿項目今年4月順利通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單位驗收。根據國家環境監測總站提供的監測數據和現場專家組對堿回收鍋爐、苛化石灰窯、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運行情況的視查表明,單位產品工藝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都遠低于歐洲和日本同類企業,各項清潔生產指標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其中煙塵排放總量為307.3噸/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485.4噸/年,均低于環評批復的總量控制指標;廢水排放16.8 m³/t,占驗收標準的42%,COD排放1.8 kg/t,占驗收標準的45%,AOX排放0.018 kg/t,占驗收標準的2.3%。金海耗資1億美元購置了一臺用于堿回收的鍋爐,它能將制漿過程中排出的黑液濃縮后燃燒形成蒸汽發電,不但有效處理了黑液,還創造了電能,一舉兩得。金海不僅擁有先進齊備的環保設施,而且有較清晰的保護環境的觀念,建立了健全的環保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制定了應急求援系統和各類事故應急預案,這些都受到國家環保總局的好評。
目前APP各工廠已先后投入40億元人民幣用于環保設施建設污染治理方面,其中金東先后投入經費達9億元,在整個金海漿紙102億元的投資中,約有24億元用于三廢治理,幾乎占總投資的1/4。金東、金華盛的“中水回用網絡”將造紙廢水源源不斷提供給綠化灌溉、消防、景觀、公廁等場所使用,內部循環利用率達95%。金東紙業還將部分處理后的排放水引進魚池,通過觀察魚的生長狀況來監測其排入長江后對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數千條錦鯉魚在排放水池中活潑嬉戲,爭搶魚餌,令人賞心悅目。金東、金華盛、寧波中華等廠多次被當地政府授予環保十佳企業、環保模范企業、園林化企業和綠色企業等榮譽稱號。2004年金東被評為全國首批8家“環境友好企業”之一,2005年寧波中華也被授予“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迄今為止,我國各行各業被授予“國家環境友好企業”這一最高榮譽稱號企業的僅有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