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SST江紙(6.16,0.00,0.00%)(600053)公告,公司補充后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方案中,重組完成后,SST江紙2006年的每股收益預測值由今年7月預測的0.02元提高到了0.23元。短短5個月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增幅?
SST江紙此次資產重組與股改捆綁進行,重組主要涉及資產和債務兩方面。單就資產重組而言,SST江紙通過以每股3.91元發行價向江中集團發行不超過14,000萬股股份,購得后者控股的江中置業一部分股權;同時,以自身評估值合計6623萬元造紙類資產再置換江中置業的等值股權,其缺口部分作為公司負債,從而完整獲得江中置業100%的股權。重組完成后,江中置業成為SST江紙的全資子公司,江中集團則實現地產業務借殼上市。
據SST江紙財務總監張瑾介紹,根據重組方案和目前獲悉的房地產項目的銷售業績估算,2006年底SST江紙每股凈資產將較2005年增加約2.83元,2006年的每股收益估計可達0.23元,遠遠高于今年7月披露的重組當年每股收益0.02元的盈利預測水平。
對此,江中集團總經理董全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江中置業紫金城項目開盤后的良好銷售情況。他表示,0.02元的預測值是基于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房屋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情況尚未顯現,并結合南昌市當時的大型商鋪銷售情況綜合分析得出的預測數據,預測較為保守。但目前紫金城項目的實際銷售情況要大大好于當初2006年實現1.27億元銷售收入的預測值。資料顯示,從11月18日開盤至11月24日,僅一周的時間紫金城項目就實現了原定一個月的銷售計劃,簽訂商鋪認購書、交納定金5472萬元、預售面積34,766.69平方米、預售總價51380萬元。
由于江中集團已承諾,如果江中置業2006年和2007年的實際盈利達不到預測的水平,江中集團將補足實際盈利與預測值的差額。因此,對于SST江紙來說,2006年0.23元的每股收益,基本已成定局。
不僅如此,除了為2006年貢獻利潤外,紫金城項目還將在今后較長的時間內成為SST江紙的重要利潤源。紫金城項目總建筑面積134萬平方米,商業與住宅項目比重約為3:7,其中,商鋪計劃2006-2009年銷售完畢,年均可確認收入的銷售面積約3萬平米;酒店式公寓計劃2007-2008年銷售完畢,年均可確認收入的銷售面積約2.5萬平米;住宅計劃2007-2011年銷售完畢,年均可確認收入的銷售面積約14萬平米。此外,公司持有的紫金城11萬平方米商業物業可以長期經營,預計年出租率不低于80%。這部分物業成本為7.2億元,按照目前實際銷售均價水平,其市場價值16.7億元。如此來看,紫金城項目在未來數年內,不啻于是SST江紙的一棵搖錢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