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截頂的防洪林帶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樁
專家稱斷枝截頂將減弱防洪護堤作用
本報訊 (記者 伍洲奇) 近日,有讀者撥打本報熱線電話4839110,稱岳陽市君山區良心堡鎮轄區內“10余公里長的防浪林帶正被砍伐”。
防浪林是洞庭大堤內抵御滔滔洪水的一道有效防線。每年豐水季節,長江水倒灌入洞庭湖,形成滔滔大浪,沖向防洪大堤,防浪林堅實的樹干,繁密的枝葉,能有效地緩解大浪的沖擊。大堤之外,是居住著數萬名群眾的湖區農場。洞庭湖的波浪一旦越過防洪大堤,就會荼毒生靈。
記者馬上撥通了良心堡鎮鎮黨委書記劉勝國的電話。劉勝國說,他們并沒有砍伐防浪林,只是對其進行管理,將樹木的枯枝除去,以保障防浪林來年能更好地成長。到底是“砍伐”還是“管理”? 2007年1月15日,記者迅速趕往岳陽君山。
防浪林變成“樹樁”群
1月15日晚,大雪紛飛,整個岳陽城一片銀妝素裹。飄落的大雪給記者的現場采訪帶來了很大困難。由于積雪太厚,摩托車開到半路上就停了。記者在積雪中艱難步行,好不容易來到了離君山造紙廠不遠處的防洪大堤。
站在君山觀光旅游橋上,看到的是一片長長的“樹樁”群,延伸到白茫茫的遠方,望不到邊際。順著防洪大堤,記者又往前走了近一公里路,樹木砍伐現象大同小異。附近的群眾告訴記者,從六門閘到二門閘之間,已經有三四公里路長的防浪林被斷枝截頂,還有5公里多的防浪林將在春節前遭受同樣的命運。
在一個伸向湖心的小岔路口,記者試圖沿著小路往下走,用手中的卷尺測量一下樹木的準確高度與直徑。一位群眾告誡說:“下面是沼澤地,有不少小水坑,很危險,當心滑進去!庇浾呃^續往前走了十幾步,腳下一滑,靴子插進泥坑里,積雪和泥水馬上灌進鞋子,記者不得不停止前行。
防浪林曾多次抵御過洪澇災害
防浪林曾立過“大功”
談起這片防浪林,當地群眾馬上回憶起歷史上的洪災。歷史上,洞庭湖發生過多次洪澇災害。1996年,良心堡鎮隔壁的錢糧湖大垸發生決堤事件,但是良心堡鎮卻安然無恙。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發生了百年罕見的特大洪災,當時洞庭湖的洪水幾乎要漫過大堤。正是因為有了防浪林的保護,這一帶沒有發生潰堤的惡性災害!爱敃r抗洪軍民把防浪林繁密的枝條砍下,沉入水中,緩解了洪浪對大堤的猛烈沖擊,才保住了大堤!闭劶胺览肆值墓,當地百姓充滿了感激之情。
在往返于君山和岳陽的公共汽車上,當地一位李姓居民跟記者談起了記憶中的防浪林:這片防浪林種植于1958年,他小的時候經常和小伙伴偷偷溜過來玩,F在他的孩子大了,他們有時候也跑過來玩。繁密的樹枝熱天可以遮住太陽,雨天可以遮風擋雨。如今,這片伴隨著兩代人成長的防浪林突然被大面積斷枝截頂,李先生覺得悵然若失。
誰在監管“斷枝截頂”
防浪林既不是被徹底砍伐掉,也不是簡單地清除枯枝敗葉,當地政府為何要這么做?記者為此采訪了林木所在地的良心堡鎮鎮黨委書記劉勝國。劉勝國解釋,砍掉樹冠這種行為在專業上稱之為斷枝截頂,這在林木管理過程中比較普遍,來年這些被截頂的樹木還會長出新的枝條來,并不影響樹木的生存與成長。而且他們在“管理”時,要求工人留足4米的高度,以充分保證樹木能夠存活,并稱“即使洪水淹過樹頂,應當也不會淹死樹木”。而且洪水一般在七八月份才會漲上來,“洪水漲上來的時候樹木的新枝已經長很高了” 。
對于洪水漫過樹頂的結果,群眾的看法卻不盡相同,“如果洪水不淹過樹頂,樹就會發新枝,并不影響樹木的生長;如果洪水淹過樹頂,那么樹就長不出新的枝條,樹就會死。”而且,“春汛一般在三四月份就會到來,新枝即使長到七八月份也不可能長很高”。
為什么要保留4米的高度?記者隨后電話聯系上君山區良心堡鎮林業站站長王進軍,王進軍向記者傳真了一份“關于請求防浪林更新高度界定的報告”,報告中稱因為4米的高度給施工隊伍的操作帶來了困難,“出現了幾起安全事故,工作無法開展”,所以請求降低保留高度,君山區防汛指揮部最終批準“樹干高度必須控制在3.5米以上,平均控制達到3.7米”。
記者在現場發現,有少量的樹木保留高度顯然不足3.5米高,尤其是低洼處的樹木,即使留足4米,也有被洪水漫頂的可能。劉勝國也向記者坦言,由于防洪林的“管理”工作是發包給當地一位老板,工人在砍伐過程中的確存在多砍多伐的現象,并表示一定“打招呼加強管理”。至于發包給什么老板,劉勝國沒有透露。
遭砍伐樹枝被運往造紙廠
樹枝賣給了誰?
那么,這些樹枝賣給了誰?運往何方?記者試圖查找樹枝的去向。當地群眾說,“你找不到的,他們運走了,運到造紙廠去了!痹瓉順淠镜摹肮芾怼惫ぷ魇前l包給了當地的一位名叫胡欣運(音)的老板,而該老板在指揮工人砍伐過程中存在違規現象,記者試圖聯系胡欣運未果。當問及監管責任時,劉勝國表示自己不是主管領導。
就在記者即將離開岳陽的時候,當地一位群眾打來電話,稱“這片樹林被砍下來的樹冠、樹枝是造紙的上好材料,其價值估計在90萬元左右,而發包給造紙廠的老板只收了8萬元”。就此問題,記者再次撥通了良心堡鎮林業站王進軍的電話,他告訴記者,這些樹枝的木料價值估計在19萬元左右,沒有經過招標,直接以8萬元的價格賣給了當地的一位老板。
專家說法
“斷枝截頂”減弱防洪護堤作用
對于當地領導的解釋和群眾的猜疑,記者隨后連線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林木專家李老師和湖南省水利廳專家陳站長、鮑先生。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李老師告訴記者,斷枝截頂是林木管理的一種技巧,這種技巧一般用于果樹管理,將果樹斷枝截頂的目的是抑制樹木的過分成長,從而保證果實的豐收。但是,對于其他樹種,斷枝截頂并不常見。他認為,如果只是簡單的斷枝截頂,樹木一般情況下不會死,但是,如果被洪水淹沒,結果就很令人擔憂了。洪水淹過后,長不出新枝條的樹木就會死掉。此外,樹木的新枝半年并不會長很高,“最多也不會高于一米”。
湖南省水利廳專家陳站長告訴記者,在他的工作經歷中,將防浪林斷枝截頂的現象很少見到。而鮑先生則認為,將防浪林斷枝截頂沒有必要,把防浪林的樹頂和枝條除去,對于防洪護堤的作用肯定大有減弱,漲上來的洪水將擺脫防浪林的羈絆,直接威脅到防洪大堤,并可能加大防洪大堤潰決的風險,威脅到湖區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面對這份如此重大的防洪責任,面對當地群眾的生命安全,這一片功績顯赫的防浪林的命運竟是如此的讓人牽掛:它們今后會長得好么?能抗拒滔天巨浪的來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