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我國包裝紙板生產量最大的企業,是行業中唯一具備環保題材的品種。并從事垃圾發電綜合項目,具有鮮明的新能源概念。公司2006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達0.15元,同比增長達25%,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第一、造紙行業龍頭 涉足港口業務
公司是我國首批的廢紙生產包裝紙板的造紙企業之一。目前,山鷹公司廢紙用量占其造紙原料的92%以上。2005年公司生產包裝紙板48.66萬噸,消化使用廢紙56萬余噸,相當于節約木材200萬立方米,節約用水2500萬噸、節電2億度、節煤20萬噸,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十分明顯。加強廢水治理,提高廢水循環使用率,是公司重要環保措施。公司投資6908萬元,于2005年9月建成了污水處理及水循環使用系統改造工程,日處理廢水能力為4萬噸。該工程采用加拿大ADI工程有限公司的SBR生物池為主體的二級生物處理技術。處理后的廢水COD、SS、pH值等各項指標均達到排放標準,綜合循環利用率達到60%以上,噸紙排水降至18噸,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去年公司生產包裝紙板48.66萬噸,消化使用廢紙56萬余噸,相當于節約木材200萬立方米。為持續增加廢紙收購量,以保證對30萬噸紙板技改工程項目的原料供應,山鷹紙業還與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馬鞍山天順港口有限公司,建造一個超級廢紙進口港口碼頭,投產后包裝紙板年產量超過80萬噸,公司生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第二、垃圾發電 新能源巨頭
有專家預測,21世紀垃圾發電將成為與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并駕齊驅的無公害新能源。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新能源,搞好環境保護也成為未來工作重點扶持的對象。有研究發現,生活垃圾絕大部分是有機物,2噸垃圾燃燒所產生的熱量,相當于1噸煤燃燒的能量,可轉化為電能和制成管道煤氣,我國大中城市年產垃圾1億噸,絕大部分作填埋處理,占用寶貴土地,不少城市的垃圾填埋場已不敷應付,且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質還滲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帶來不容忽視的隱性危害。與其高價買地建垃圾填埋場,地方政府更愿意高額補貼垃圾發電企業,垃圾發電變廢為寶,一舉多得,是地方政府實施循環經濟的“政績工程”,目前正在各地迅速推廣。我國的垃圾發電產業其綜合利用每年能創造2500億元的效益,垃圾發電有望成為繼太陽能概念之后又一個被市場追捧的新熱點。
公司循環經濟、新能源概念十分突出.其投資1.91億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綜合利用項目,取得了國家環保資金貼息扶持。其中前期兩爐兩機已投入運行一年半,可處理各類垃圾每年萬余噸,年發電量2.2億度,經濟效應非常明顯.此外,公司是我國包裝紙板生產量最大的企業,多年來始終堅持“發展生態紙業,走循環經濟道路”,生產原材料的90%左右為廢紙,是典型的環保造紙企業,是行業中唯一具備環保題材的品種。
第三、人民幣升值受益 潛在并購題材
近期人民幣升值呈加速之勢,再度突破7.78關口,而造紙行業就是人民幣升值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為我國造紙行業主要原材料木槳大量從國外進口,在以外幣作為結算價的基礎上,本幣升值節約了行業采購成本,因而這對公司業績的不斷提高將構成重大利好。目前國內企業主要生產印刷紙和包裝紙,但今年包裝紙和印刷紙“同種不同命”。從北京舉辦的“2006紙張訂貨交易會”上獲悉,在參加今年訂貨會的上百家造紙企業中,產品以包裝紙為主的就占到一半左右。2006年以來,國內各種大宗紙品的價格走勢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以白卡紙為代表的包裝用紙價格水漲船高,而以新聞紙為代表的文化用紙價格卻一路走低。正是得宜于供銷缺口和旺盛出口,包裝紙每噸價格平均增長100元以上。與包裝紙供銷兩旺的紅火相反,印刷紙市場現在遇到了最嚴重的“寒流”。價格數據顯示,去年年中新聞紙價格為5500元/噸,年底降到5000元/噸,而今年又降到4500元/噸的低位。山鷹紙業在蘇州、揚州、常州、杭州等地共投資興建了5家紙箱子公司,對玖龍紙業的江蘇太倉基地呈包圍之勢。目前山鷹紙業大股東山鷹集團只持有該公司5915萬股,占13.8%的股權,因而女首富張茵通過收購股權獲得其控股權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畢竟將玖龍紙業在太倉的基地跟山鷹紙業的蘇州、揚州、常州、杭州基地連成一片的前景還是很誘人的。
第四、業績優異 價值低估
公司2006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達0.15元,同比增長達25%,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動態市盈率不到20倍,在兩市個股已全面大幅上揚,平均估值大幅提高的背景下更顯得難能可貴,投資價值十分突出。二級市場上,該股構筑了一個長達半年之久的大型箱體,主力資金反復吸籌,向上突破后受大盤回調影響,形成三角形整理,蓄勢十分充分,目前20日線形成有力支撐,后市有望再度大舉上攻,可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