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3點20,當“三湘環保世紀行·關注洞庭湖”的檢查人員來到岳陽市汨羅市新鑫造紙廠時,老板孟軍還躺在床上午睡,自從3月31日工廠停產以來,孟軍每天有大半的時間都在睡覺:“廠子停了,工人們也回家去了,空蕩蕩的廠子里就我自己守著,每天無所事事。”
孟軍的小廠里也養活了30幾口人
據孟軍介紹,新鑫造紙廠是自己在1998年下崗后靠朋友借貸籌資100多萬辦起來的,主要生產用作襯衣領子或鞋殼子的白板紙。廠子里有一條生產線,年產量達3000噸。“如果能夠正常生產,每年銷售收入能夠在100萬左右。”
但孟軍也表示,由于自己起初并不懂這個行業,在廠子辦起來的頭幾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到2003年,我們的情況才好轉,能夠穩住了,開始贏利。”到如今,孟軍的工廠里已經能夠養活30好幾個人了,孟軍很自豪地告訴記者,自己是下崗職工,能夠理解下崗職工和農民的困難:“我現在的廠里,有5個下崗職工,20幾個農民,共有30多個工人了。”
污水通過小渠流向洞庭湖
對于政府在3月31日統一關停了汨羅市的42造紙企業污染企業,孟軍表示能夠理解:“我們也知道我們辦這樣的企業污染太嚴重,不利于子孫和社會;但另一方面我們廠子小,資金不足,規模做不大,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資金來投入企業的環保設施。”
孟軍很誠懇地告訴記者,自己工廠每個月的生產都得用到500—1000噸水。其中有85%的能夠通過回收再利用,但仍有15%的廢水需要排放出去。“在造紙行業,就這樣的一個小廠,一年下來的總量也是個不小的數目。”
在孟軍的廠里,生產白板紙后產生的廢水廢渣都只是經過了最基本的處理,根本無法達標排放。工廠的后半部分,一條水溝通向廠房外頭的水渠。水渠里,自3月31日停產以來已經很少有水流過,但仍有少量黑黑的廢水囤積未干,很容易就能夠想象停產前這里的曾有鬧騰。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這條渠通向汨羅江,汨羅江流向洞庭湖……
倉促關停之下企業債務問題突出
其實對于關停,孟軍是有思想準備的:“去年在常德那邊,就已經有企業被關停了,政府的政策已經有了方向,我們也就意識到了我們的這種污染企業搞不長了。”從去年開始,孟軍就持有了觀望態度,也一直在等待汨羅市政府給他們的通知。
然而,畢竟是自己辛苦創下來的基業,當真正面臨需要關閉停產,孟軍心里還是有百般滋味翻涌:“空蕩蕩的,實在是有點受不了。”“我就坐在屋里發呆,沒事做。”“真不是滋味!”“實在受不了,就睡覺,睡著了什么也不想。”
然而,就算睡著了,孟軍的腦袋里就真不再思考了嗎?“汨羅市里是20號叫我們開的會,31號就全部貼上了封條,關閉得有些倉促,發出去的貨還有16萬左右的貨款沒收回來,買進的原料也還有13萬左右的款子沒付出去。”
提起賣出去的貨款還沒收回,孟軍就搖頭:“我們跟對方是有供貨合同的,現在合同沒到期,我們已經無法供貨,貨款估計是受不回了。”而對自己欠下的買進原料款,孟軍也頗無奈,企業從2003年開始不虧損到現在,基本上正好還了創業借貸的100多萬,根本還談不上余利:“我想目前我也無能力還上。”
孟軍指盼著工廠里的幾臺機器設備和廠房的轉讓能夠收回點資金。他說,還有30幾個工人2萬多的工資沒發得出去。
設身處地為企業期待更貼心的服務
采訪中,孟軍告訴記者,自己其實也知道這樣的造紙廠所帶來的危害,所以自己也絕對積極配合政府的決策。按照湖南省《洞庭湖區造紙企業污染治理》的有關規定,孟軍的新鑫造紙廠屬于1萬噸以下的關閉企業,3月31日,孟軍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將設備關停,貼上了封條。
“自己創下的基業,說真的,還真是舍不得。”但是孟軍也表示,自己已實在是無力再投資,再擴大規模、加大對環保設施的投資了。
只是他也提出了他的困惑:“停廠后,廠里的生產設施不知如何處理了;廠里的債權、債務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不能再生產后的損失以及已簽定的合同又該作何處理?”孟軍表示:“政府說關停,我們肯定積極響應,但是我們也希望在停產后,有關部門的下一步措施能夠盡快到位,相關指導性服務能夠及時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