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中國的印刷業發展神速,外企涌入、民企勃起,一派欣欣向榮。輿論認為:中國已經成了世界印刷大國,正在向印刷強國的方向努力。
可進入印刷圍城的經理人又都在為日益艱辛的生存環境發愁:競爭加劇、工價下跌、設備利用率降低。更有甚者,投資制造業是上馬容易下馬難,辛苦經營,似乎資產已經增值,但難以變現,增值部分依舊如水中月亮可看而不可得。這一切對印刷經理人的戰略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盲目跟風、亦步亦趨不行;腳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是哪里也不行。
經營者必須高瞻遠矚,要有洞察行業發展的戰略眼光,獨辟蹊徑,運籌帷幄之中,決策千里之外。毫無疑問,做到這一點很難,但只有獨具慧眼、敢冒風險,才能獲得成功的贏大利。深圳雅昌彩印公司董事長萬捷是其中的典范,他長袖善舞,把印前制作與藝術網站結合在一起,拓寬了印刷企業的服務領域,獨步業界。反之,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那只能血戰“紅海”,熬盡燈油,黯然出局。
最新版《辭海》對“戰略”一詞解釋為:“對全局性、高層次的重大問題的籌劃與指導”,可謂言簡意駭。與之相對應的“戰術”,則是“進行戰斗的方法”。處于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經理人,每天嘔心瀝血,鏖戰商場,但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日理萬機之時,千萬還得靜下心來。諸葛孔明在其寫給兒子的信中有段十分精辟的話值得我們引以為鑒:“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惟寧靜才能好學致遠。這里所說的學習,不僅指學習專業知識,更是指學習管理,學習別人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新經驗,所謂“藍海戰略”、所謂“降低組織運行成本”、所謂“SWOT 矩陣”(產業分析和能力分析)、所謂“波特理論”(五種力量模型)等等都是幫助印刷經理人決策、幫助印刷經理人加強管理的新理念,值得認真領會與借鑒。
經理人的戰略眼光,事關企業的生死存亡。提升經理人的戰略眼光,力求走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是競爭加劇、變化加快的中國印刷市場對我們印刷經理人提出的新要求、高要求。順乎者,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利;逆之者,遲早會受到市場的無情懲罰。印刷經理人在忙碌的同時,應該讓自己站得高些、再高些,獲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