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稅率調整了,但每天近200噸的鋼絲繩還是要照常出口的啊!”昨天是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實施的第一天,面對前一天海關排起報關長龍的壯觀場景,法爾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禮華說,趕擠這趟“末班車”只是企業暫時減少一些損失,從長遠來看,大部分出口企業利潤降低是必然的。事實上,通過這次出口退稅率調整,許多企業已進入了“微利時代”,只有盡快調整產品結構、提升技術水平,走科學發展之路,才是企業最實際的應對之策。
此次政策調整被業內人士稱為突襲而來的“龍卷風”,速度之快、影響面之廣前所未有。此次調整共涉及2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主要是進一步取消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降低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稅率以及將10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改為出口免稅政策。
來自市外經局的分析,出口退稅率調整對我市內資企業的影響較大。市國稅局預測,政策的調整將減少我市下半年度出口退稅11.7億元。目前全市3000家企業約75億美元的出口商品涉及稅率調整,占全市出口企業數的70%,占出口總額的30%。其中,內資企業近2000家,一般貿易產品出口總額為13億美元,占全市一般貿易出口額的62%。
我市紡織服裝、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等行業成為此次稅率調整的“重災區”。據統計,目前我市我市自營出口的紡織服裝企業有705家,這些企業的出口規模為20億美元;鋼鐵、五金制品以及摩托車等機電類產品,受到影響將達20億美元,其中鋼鐵制品出口涉及12.68億美元,興澄特鋼、法爾勝、澄西船廠等大型企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化工企業將涉及12.6億美元出口,其中有一部分屬取消退稅率類產品。劉禮華表示,法爾勝已作好迎戰準備,通過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新品開發步伐積極應對稅率調整,降低能耗成本、提升工藝技術水平,提高產出效益。
出口退稅下調最直接的影響是提高了企業的出口稅負,從而降低了企業利潤。據統計,出口退稅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企業利潤將下降1個百分點。例如,目前我市紡織行業平均利潤不足3.7%,而此次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下調了2個百分點,行業平均利潤將下降至不足1.78%,我市紡織服裝行業內企業的利潤空間將再次被縮減,賤金屬制品稅率降低幅度較大,由13%降至5%,專業生產企業所受影響更為劇烈,僅玉龍鋼管一家企業,就將受到1300萬元的利潤重創。
市外經局專業人士分析,此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短期內將提高企業的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將有利于引導我市企業減少“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帶動我市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我市企業在調優出口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的同時,可采取內外銷結合的辦法,并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記者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