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7月3日電 今天,國家環保總局把“區域限批”這項被稱作“連坐”的處罰制度用在了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嚴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6市、2縣和5個工業園區。這也是環?偩值诙蝿佑檬种凶畲笙薅鹊男姓幜P手段。
此前,環保總局曾對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呂梁市、貴州省六盤水市、山東省萊蕪市,以及大唐國際、華能、華電、國電等四大電力集團實施過“區域限批”的行政處罰,暫停這些地區或企業所有新建項目的審批,直到這些企業和地區的違法項目整改結束。2005年年底出臺的《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首次明確了環保部門“區域限批”的權力。
今天,環?偩衷谒拇罅饔驁绦邢夼幜P的地區包括:長江安徽段的巢湖市和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流域的甘肅白銀市與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陜西渭南市、山西河津市(縣級)與襄汾縣;淮河流域的河南周口市、安徽蚌埠市;海河流域的河北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南濮陽經濟開發區、山東莘縣工業園區。
從今天起,環?偩謱⑼V惯@些地區除污染防治和循環經濟類外所有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同時,環?偩謱^域內不正常運轉的石家莊深澤縣東區污水處理廠等6家污水處理廠和環境違法嚴重的攀鋼鈦業有限公司鈦白粉廠等32家企業進行“掛牌督辦”。
據環保總局負責人介紹,該部門之所以再次動用手中最大行政處罰權,是因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今年1~4月份全國地表水水質監測結果表明,流經上述限批城市的水質多數為重度污染:長江安徽段的巢湖全湖平均為Ⅴ類;黃河支流渭河的渭南市、淮河支流沙潁河的周口市的國控斷面,今年前4個月的監測結果全部為劣Ⅴ類。
按照水質的分類標準,Ⅴ類水已不能和人體接觸,劣Ⅴ類水更是喪失基本水體的生態功能。而環保總局近日對海河和淮河流域干流和支流67個斷面水質抽樣監測結果顯示,全部為劣Ⅴ類。
更為嚴重的是,此次限批流域的飲用水安全也存在極大隱患。如巢湖每年夏季出現藍藻,目前一些企業仍在排放大量氮、磷污染物,加大了藍藻繼續大規模暴發的風險;2007年5月,安徽蚌埠市5個排污通道超標排污嚴重,直排淮河,環保部門現場檢查發現,在淮河已形成1公里長的泡沫帶,COD濃度超過標準9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金星紙漿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4月發生50萬立方米造紙污水池坍塌,因無防滲措施,已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直接威脅黃河水環境安全;山西河津市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在其區段內的汾河水超過Ⅴ類標準3.57倍的情況下仍拖而不建;海河的主要支流河北子牙河水體墨綠、氣味刺鼻、生物絕跡,十多年水質未見好轉,已給沿途13個鄉鎮、119個村莊群眾生活造成嚴重危害。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上述被限批的13個市、縣、工業園區,應在3個月內對本轄區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7個方面的整改,包括要對流域內所有排污口進行清理;保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轉;轄區內未經環評審批擅自開工建設項目必須立即停止建設或生產;全面清理取締本地區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庇護污染企業的“土政策”;所有限批城市必須立即啟動城市發展和流域開發的規劃環評;多次發生重大水環境污染事故、環境風險隱患突出,對下游飲用水源構成威脅的城市,必須立即制定相應的流域水環境事故防范應急預案;限批地區對超標排放的企業要立即進行處罰和整治。
環?偩重撠熑苏f,對這13個被限批的地區,7條整改措施一天不完成,就一天不解除“限批”。此外,環保總局將建議監察部依照《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對造成上述流域嚴重水污染和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相關負責人追究責任。
據悉,環?偩謱⒚芮懈櫛幌夼貐^和掛牌督辦企業的整改,并派督查組赴各流域和城市進行現場督查,定期公布整改進展情況。在此次第一批“流域限批”的基礎上,環保總局將逐步展開對珠江、遼河、全長江流域以及重點海域的檢查執法行動。(記者劉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