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國家環保總局啟動“流域限批”之機,7月17日,河南省環保局開展了“整治環境違法企業一號行動”對鄭州市、開封市和新鄉市的所轄縣(市、區)進行了突擊檢查,檢查結果令人堪憂
在近日國家環保總局啟動的旨在遏制重點流域水污染加重勢頭的“流域限批”中,河南省淮河流域的周口市、海河流域的濮陽經濟開發區名列其中。濮陽經濟開發區更是被國家環保總局和監察部列入掛牌督辦的環境違法案件之一。借“流域限批”東風,7月17日,河南省環保局開展了“整治環境違法企業一號行動”,省環保局局長王國平、副局長李景明和紀檢組長馬福立分別帶領3組執法人員,對鄭州市、開封市和新鄉市的所轄縣(市、區)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相當部分企業仍在頂風作案。
滎陽:違法項目又擴建
現場目擊一:滎陽市同興碳素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已經竣工生產,可公司卻拿不出任何環評手續;沃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線監測探頭已被泥污嚴嚴地裹住,COD更是嚴重超標。
7月17日下午,第一檢查組首先來到滎陽市。
在連霍高速公路滎陽出站口附近,滎陽市同興碳素有限公司兩個正在冒著濃煙的煙囪立刻引起檢查組的注意。檢查組在現場了解到,由于工作人員沒有及時對煙囪的除塵裝置進行維護更新,造成煙塵超標排放。更讓檢查人員吃驚的是,這家企業的二期工程已經竣工生產,可公司卻拿不出任何環評手續。原來,滎陽市同興碳素公司二期工程煅燒爐未經環保部門審批,擅自擴建,屬于未批先建項目。
隨后,執法人員又對滎陽市沃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發現的問題令人觸目驚心。檢查組還沒進廠門,遠遠地就能看到廠里的煙囪在往外排著黑煙,檢查組初步認定煙囪所排黑煙嚴重超標。當檢查人員從排水口取出在線監測探頭時,探頭上已被泥污嚴嚴地裹住,環保執法人員說:“這一現象是企業污水長期超標排放所致。”
據了解,早在2006年滎陽市環保局就對沃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達了治理通知,要求其當年8月底前完成污水末端治理,目前治理工程僅進行了20%。檢查組提取了水樣,經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檢測,氨氮高達1210毫克/升,COD高達1180毫克/升,嚴重超出國家標準。
登封:想進廠門不容易
現場目擊二:
在登封電力集團自備電廠,在多次出示執法證、表明身份之后,執法人員仍被保安攔截在廠門口。其間,檢查組數次撥打當地12369環保熱線,均沒有人接聽。
當晚9時許,第一檢查組又趕到登封市陽城工業區進行暗查。
還沒來到工業區冶煉群區,檢查組就看到登封電力集團自備電廠的大煙囪里冒出滾滾濃煙,檢查組決定進廠檢查。但在多次出示執法證、表明身份之后,執法人員仍被保安攔截在廠門口。其間,檢查組數次撥打當地12369環保熱線,均沒有人接聽。最終,在檢查組的強烈交涉下,執法人員得以進廠檢查。隨后,登封市環保局局長聞訊趕到了現場。
經檢查,此電廠的一號除塵器停運,造成煙囪超標排污,煙囪出現黑濃煙,有大顆粒物掉落。根據電廠的生產日志,執法人員發現這種情況不是偶然的,類似情況曾多次發生。執法人員依法對其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截至當晚10時記者離開時,這個電廠的除塵設施仍沒檢修好。
延津:小造紙頂風生產
現場目擊三:
沒有硬化的廢水池中注滿了廢水,豐莊鎮造紙廠聲稱可以實現“零排放”,而廠外農田邊的溝渠里到處都是黑紅色的造紙廢水。
一個早該被淘汰和取締的石灰法制漿的再生紙造紙企業,如今卻一直在違法生產、違法排污。7月17日下午,第二檢查組對延津縣豐莊鎮造紙廠進行了突擊檢查。
當執法人員進入造紙廠廠區時,發現企業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生產,廠區內堆滿麥草。8個洗漿池里也堆滿了大量的草漿。生產車間里,兩條生產線正常運轉著,大量的紙張成品堆滿了整個倉庫。在廠區南側,有一片大的污水存放池,池內存滿了造紙廢水,而且大部分廢水池都沒有經過硬化。廠區東南側規模很大的廢水循環池里也注滿了造紙廢水。造紙廠的一位負責人稱,這就是他們的污水處理設施,他們廠的造紙廢水,經過循環沉淀,所有廢水都回用了,不向環境中排放廢水。這么簡陋的設施真的能實現“零排放”嗎?經過檢查,執法人員發現廠外農田邊的溝渠里到處都是黑紅色的造紙廢水。
據河南省環保局副局長李景明介紹:從2003年開始,河南省按照國家要求逐步淘汰石灰法造紙企業,到2005年6月30日前全省取締所有石灰法制漿造紙工藝,從檢查的情況看,這家企業廢水處理設施十分簡陋,不可能達標排放,更不可能實現“零排放”。河南省環保局曾4次對此廠檢查,要求延津縣政府依法關閉該企業的生產線,延津縣政府負責人也曾表示要對其依法關停,但時至今日,這家企業仍在違法生產、違法排污。
開封:違法企業竟獲“掛牌”保護
現場目擊四:
對于記者“違法企業為何能成為縣里的重點保護企業”的問題,孔副縣長解釋說:“這是兩個概念。如果它存在環境違法行為,誰也不能保護它!”
7月17日下午6時許,第三檢查組趕往開封市通許縣。在該縣邸閣鄉龐莊村東邊的田地里,記者發現一處無名鉛冶煉廠和一家正在生產的黏土磚廠。鉛冶煉廠已經停產,記者看到該廠所用的工藝還是燒結鍋,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的工藝,不僅高污染而且高耗能。
“這是縣里引的項目,還是鄉里引的?這樣的廠子能當引資項目嗎?”省環保局的執法人員當場責問通許縣環保局唐局長。唐局長辯解說:“這不是招商引資項目,是當地的一個農民自己建的。”而負責看廠的看門人卻告訴記者,這家工廠的老板是西安人,當初建廠是鄉里同意的,“要不是鄉里同意,我們哪能讓他占我們這么多地?”
檢查組告訴記者,這家工廠是去年10月份開始建設,今年5月份開始投產。6月12日,環保部門接到群眾舉報開始介入調查。由于這家工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縣環保局向縣政府提出限期進行拆除這家工廠,但不知什么緣故,當地政府至今沒有任何行動。以此廠目前的情況看,只要接上電源,就可以立刻恢復生產。至于黏土磚廠則屬于省里明令取締的范圍,也不知為何存在至今。
7月17日晚7時許,第三檢查組來到河南省宏大化工有限公司。在公司大門口,記者看到了掛在左側的由通許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和通許縣監察局于2005年1月頒發的“重點保護企業”牌匾。進入廠區,工人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機器的轟鳴聲也顯示出廠里的繁忙。廠區一角的管道中流出黑
灰色的水,這是不是未經處理的污水呢?這家工廠的負責人回答說:“這是冷卻水,看著顏色不正,其實沒一點問題,不信咱可以當場測試。我們都停產了,哪來的污水?”
檢查組繼續檢查,發現廠區所有的冷卻設備都在運行,冷水不停地澆在機器和管道上,散發出白色的水蒸氣。在廠房西南角,執法人員發現五臺壓縮機,其中有兩臺正在運轉,精煉和裝袋車間也都在工作。幾名工人正在為剛剛生產出的化肥裝袋。見到執法人員,工人們立刻停下并四散離開。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一名女工承認他們確實是在為剛生產出來的化肥裝袋,現在廠里的機器沒有全開,一個小時能生產10噸左右,一天的產量大約有兩三百噸。執法人員還在車間內發現了16日和17日兩天的生產記錄。
檢查組告訴記者:宏大公司早在今年5月份就被列入環保“黑名單”,環保部門明確要求其停產治理。根據有關規定,在停產治理期間即使是調試機器,也必須經環保部門批準。經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檢測,這家工廠所排廢水氨氮濃度高達566毫克/升,COD高達1640毫克/升,嚴重超標。
關于無名煉鉛廠,通許縣主管環保的孔副縣長承認確實是西安人所辦,建設時一直有農民就此事上訪,目前已被勒令停產。現在此人正在新疆尋找新的廠址,等找到后就開始拆除。“這是典型的污染轉移,我們絕不能給他這個機會!”孔副縣長當即表示,縣政府會立即采取行動拆除此廠。
對宏大公司,孔副縣長表示,最近他也曾到這里檢查,發現企業確實已經停產。對于執法人員調查的情況,他表示一定調查核實,嚴肅處理。對于記者“違法企業為何能成為縣里的重點保護企業”的問題,孔副縣長解釋說:“這是兩個概念。如果它存在環境違法行為,誰也不能保護它!”
環保部門:從重、從快、頂格處理違法行為
核心提示:
對河南省宏大化工有限公司,責令其必須停產治理,同時對開封市通許縣實施“區域限批”。
7月18日,河南省環保局就“一號行動”的調查情況召開會議,研究處理意見。會上,局長王國平要求對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和有關責任人,必須“從重、從快、頂格”處理。
經過研究,河南省環保局拿出處理意見:對開封市通許縣邸閣鄉龐莊村無名鉛冶煉廠,必須立即實施拆除。對河南省宏大化工有限公司,責令其必須停產治理,同時對開封市通許縣實施“區域限批”。
新密市雙洎河出水斷面水質COD標準為100,經過現場取樣化驗其COD竟然高達681,嚴重超標。河南省環保局要求新密市政府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責令其向省環保局作出書面檢討。
在“一號行動”中,登封市被調查的企業態度蠻橫,不讓執法人員進廠,與當地環保部門的12369熱線聯系時,熱線值班人員反應遲鈍。省環保局決定對登封市環保局進行通報批評,對登封電力集團自備電廠從重處罰。
滎陽市沃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氨氮排放、COD均嚴重超標,河南省環保局責令其停產整頓。
新鄉市延津縣豐莊鎮造紙廠,原本早就應該被關閉的生產線至今仍在生產,廠方所稱的“零排放”,實際上為“糞池排放”,污染十分嚴重。省環保局責令新鄉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取締。
河南省環保局長王國平表示,省環保局將繼續組織類似活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企業。
■新聞接力
中華環保聯合會提供法律援助
河南盧氏鉛中毒案進入賠償階段
本報訊 2007年6月5日,本報發表了《鉛毒如蝎害人四百》的報道,反映河南省盧氏縣范里鎮東寨村、南蘇村地區,因一個粗鉛冶煉廠常年違規生產,造成334人患高鉛癥,輕度鉛中毒59人,中度鉛中毒44人。時間過去半年多,受害群眾無一人得到賠償。中華環保聯合會領導得知這一消息,非常重視此案,立刻派環境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前去實地調研。
7月3日,環境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盧氏縣城會見了范里鎮東寨村和南蘇村5位村民代表,并走訪了部分受害者和受害兒童的家長。據他們反映,縣鄉兩級人民政府是星火冶煉廠違法違規生產的保護傘,對污染企業監管不力,應負主要責任,給予受害者賠償。當事人迫切希望環境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法律援助,幫助他們早日得到賠償。
7月4日上午,環境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走訪了盧氏縣環保局局長助理顧隨年、范里鎮鎮長李靖宇和鎮黨委副書記馮松林。他們說,縣委、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鉛中毒案件,事情發生后,馬上組成分別由副縣長為組長,工商、環保、衛生等部門領導參加的兩個專案組,一組負責處理關停企業、清除設備,一組負責受害村民的血鉛檢驗就醫工作。與此同時,公安檢察機關已經立案偵查,現有7名政府環保部門領導、工作人員和1名企業主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另外還有負有主要責任的有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受到黨紀和政紀處分。
目前,此案已經進入賠償階段。盧氏縣、鄉兩級人民政府和縣環保局有關領導主持了3次由受污染兩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5名村民代表參加的賠償調解會議,但都未達成協議。縣環保局有關領導表示將再次主持調解,盡快解決此案的賠償問題,也希望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服務中心前往協助當地政府調解此案,推進賠償工作快速進展。
據悉,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服務中心將緊密跟蹤此案的進展情況。 戴嚴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