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業一般被認為是環境污染的大戶,然而長期以來芬蘭的支柱產業卻一直是造紙工業,目前,芬蘭的紙張出口量占全世界25%。造紙業在芬蘭繁榮興旺,而芬蘭的環境保護卻世界領先,森林覆蓋率也不減反增,芬蘭人有什么訣竅呢?
芬蘭也曾出現過嚴重的污染問題,但隨著1962年芬蘭出臺第一部水法,政府加大對嚴重污染水源和空氣的造紙、紙漿等工業的綜合治理,一批達不到污水和廢液處理要求的企業被強制關閉,芬蘭的湖泊、河海和地下水的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目前在芬蘭已經找不到污染嚴重的“以草造紙”的小造紙廠,全部換成木漿造紙工藝。在造紙加工過程中企業被要求采用最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保證排出的水質高于國家一級排放標準。除了造紙之外,芬蘭也非常重視對廢紙的回收和利用。2005年芬蘭人均廢紙回收量達到151公斤,在世界名列前茅。在芬蘭回收的廢紙和紙板中,95%被作為造紙工業原料,用于生產紙板產品和新聞紙。回收的辦公廢紙用來生產衛生紙等軟性紙,剩余的則被加工成保暖絕緣層材料。芬蘭的造紙業雖然發達,但得益于芬蘭完善的森林管理制度,森林覆蓋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由原來的69%增加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