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9月11日播出):
國家環保總局對陜西省渭南市實行的“流域限批”措施,在渭河流域激發了環保聯動效應。
渭南市富平縣奧榮紙業有限公司是渭河流域一家典型的小造紙廠,生產污水以往順著一條河道直接排放,形成幾公里的污染帶。前些天,這條化學制漿生產線被勒令關停。
國家環保總局 7月初決定,對包括渭南在內的全國13個污染嚴重地區,停止審批除循環經濟和污染治理以外的所有建設項目。渭南市上半年簽訂的近170億元投資項目全部暫停審批,預計今年GDP增長將因此減少兩個百分點。
為達到整改目標,渭南迅速關停了127家造紙、焦化、建材企業,另有近百家企業停產整頓。三家新建污水處理廠也都在本月開工,全市今年環保投入已超過9億元。
渭南市副市長 郭勇格:
把環保從一個部門的工作變成了全市的中心工作,不惜一切代價,在短期內解決渭南環保的基本問題。
渭南“限批”使同處渭河流域的西安、寶雞等市,意識到“企業不消滅污染,污染就將消滅企業”,紛紛加快了對造紙、煉焦、煉鐵等污染企業的治理整頓和污水處理步伐。
陜西省環保局局長 何發理:
渭南這次“限批”,棒子是打準了,這個棒子也打疼了。許多地區提出,寧要發展速度慢一點,也不讓環境受到污染,實際上大家都害怕對自己來一次“限批”。
渭河支流浐灞河是西安市主要排污通道,過去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目前,投入20多億元的整治工程即將收尾,曾經一度喪失生態功能的河道恢復了生機。
浐灞河生態區管委會主任:
原來的25個排污口,在本月把最后剩下的三個截污,我們就完全實現了浐河不再向渭河排污的基本目標。
根據8月上旬監測結果,渭河吊橋斷面氨氮和化學需氧量均值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渭河水質開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