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紙協會關于造紙工業“十一五”發展意見》指出,中國紙業造紙原料供應矛盾日益突出。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原生紙漿和廢紙進口國,2005年紙漿進口量約占世界商品紙漿總產量的16%%,廢紙進口量占全球廢紙凈出口總量的61.0%%。我國造紙工業未來的發展仍將很大程度依賴進 口纖維原料,世界纖維原料的供應量和供應價格必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切實保障纖維原料供應是我國造紙工業持續高速發展的關鍵。因此,積極推進“林紙一體化”,提高國內廢紙回收率和科學合理利用非木材纖維,力爭大幅度提高纖維原料的自給水平,是我國造紙工業發展面臨的迫切任務。“林紙一體化“發展是造紙工業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關鍵之一。
“十一五”期間,中國紙業要繼續實施《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加快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著力推進重大“林紙一體化”項目及建立自有造紙原料林基地。“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要按照專項規劃的布局要求,在有條件的地區,特別是在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等重點地區,建設若干個大中型“林紙一體化”項目,基本實現全國“林紙一體化”專項規劃確定的目標;同時要提高我國現有林區采伐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中幼林撫育間伐材的利用率和商品材出材率;有條件的地區要調整現有木材消費結構,增加工業用材消耗比重,探索農民自用材和燒材的替代辦法,增加制漿造紙木材原料供應途徑。在挖掘國內木材資源潛力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國外木材和木漿資源,鼓勵進口原木、木片、木漿,限制國內木材、木片和木漿出口;鼓勵國內企業到境外進行森林資源開發或投資建設大型“林紙一體化”項目以及造紙原料林基地;鼓勵外資企業從國外進口木片原料在國內適宜地區建設大型商品紙漿及木漿造紙項目。
“十一五”期間,中國紙業要把廢紙回收和利用作為造紙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另一重要途徑。中國紙業要加快建立國內廢紙回收系統和有關標準,制定國內廢紙回收辦法,加大國內廢紙回收力度,穩定國外廢紙回收渠道,提高廢紙回收率和利用率。有關部門和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圈以及大中型城市等經濟發達、紙及紙板消費量大的地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先行制定本地區的廢紙回收具體操作辦法,探索國內廢紙回收的管理模式,完善廢紙回收體系,培育大型回收主體,增加國內廢紙供應量。在最大限度利用國內廢紙資源的同時,中國紙業要合理利用國外廢紙資源,有條件的企業可到國外建立廢紙回收企業,穩定國外廢紙供應渠道。力爭“十一五”末期,使我國造紙工業廢紙利用率提高到63%,其中國內廢紙利用率達到38%%,國內廢紙回收率達到34%。
合理利用非木材纖維資源,加快調整草漿結構,是調整我國造紙原料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非木材纖維制漿造紙要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淘汰落后、創新技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的原則。我國現有竹類資源豐富,要根據全國“林紙一體化”專項規劃的要求,結合林業重點工程,在適宜地區建設“竹漿紙一體化”項目;對禾草漿主要產區,實施總量控制,采取規模經營、清潔生產和控制污染等措施,加快對現有禾草漿企業的整合,原則上不再新建禾草化學漿生產企業;有條件的地區,可利用甘蔗渣和蘆葦等資源制漿造紙,提高綜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