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對工業生產環保要求的提高正在加速。昨日,國家發改委和環保總局兩部門聯合發文,直指落后的造紙、酒精、味精和檸檬酸生產企業。
其中,造紙行業年產3.4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萬噸以下的化學制漿生產線和年產1萬噸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紙廠將被淘汰。
“若以此為標準,四川現存的200多家造紙廠中,至少有100家會受到重大影響,甚至關閉。”四川省鄉鎮造紙協會秘書長羅福剛介紹,與上一次國家制定的造紙企業淘汰的規模標準相比,此次的草漿生產裝置和廢紙造紙廠的最低規模標準提高了一倍。他認為,在該標準嚴格落實的情況下,川內的紙張生產能力將可能由目前的年產150萬噸縮減到100萬噸。
據羅福剛介紹,川內很大一部分的紙張需求依靠從國外或省外進口。加之目前造紙企業原料和勞務成本增長過快,他預計,短期內可能會影響到紙張價格,“但對整個產業和自然環境來說,調整也是勢在必行。”
除了造紙行業外,國家發改委和環保總局還明確了生產酒精、味精和檸檬酸行業的淘汰規模標準。酒精行業主要淘汰高溫蒸煮糊化工藝、低濃度發酵工藝等落后生產工藝裝置,及年產3萬噸以下企業;味精行業主要淘汰年產3萬噸以下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