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縣朱王堡鎮鄭家堡村黨支部書記王潤慶近來少了一件煩心事:村里的群眾不去集體上訪了,他再也不必隔三差五上縣里市里領人了。
王潤慶的煩心事來自環境污染。由于建在村上游的永昌宇華紙業有限公司排放的大量廢水、廢氣,使當地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刺鼻的煙氣熏得人喘不過氣來,個別水井的水變成了綠色,村民怨聲載道,四處上訪。今年上半年,金昌市委、市政府采取果斷措施關閉了這家造紙企業,老百姓的日子安穩了。
截至今年上半年,金昌市所有12家造紙企業被依法關閉,全市徹底告別了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造紙行業。每年可減少廢水排放量460萬立方米、化學需氧量1100多噸,年節約新水660萬立方米。
金昌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是一句空話,關閉造紙廠是我們落實節能減排任務、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措施,也是改善環境、造福百姓的實際行動。
金昌市的12家造紙廠始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企業在消化農業副產品、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地方收入方面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它所帶來的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危害,也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僅耗水一項,有人算了一筆賬:12家造紙廠如果滿負荷生產,每年的產值最多能達到1億元,耗水卻超過了1000萬立方米;而市上正在興建的新材料工業園區,建成后年產值將達到300億元,設計年用水量不足3000萬立方米。造紙行業的水效率只有新材料園區的百分之一,水資源十分緊缺的金昌市,根本無法再為如此驚人的奢侈繼續埋單。
嚴峻的現實,使市委、市政府痛下決心,于去年下半年作出了關閉所有造紙廠的決定。起初,一些基層干部群眾思想上有疙瘩,認為關閉造紙廠影響了農民收入,減少了地方稅收,損失很大;造紙企業的老板們也抱著等待觀望的態度,關閉工作阻力較大。對此,市委、市政府態度很堅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在這個問題上不能只算眼前的小賬,一定要算造福子孫后代的大賬,所有造紙企業必須全部關閉,一個不留!市上與縣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提出了造紙企業關閉的最后期限。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和環保部門宣傳政策,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大部分造紙企業在規定期限內關閉。對個別玩“貓鼠游戲”的造紙企業,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斷水、斷電,依法進行了強行關閉。為了防止一些被關停企業“死灰復燃”,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先后兩次深入實地了解情況,督察關閉工作,解決存在問題,確保一次性關閉到位。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對于被關閉的造紙企業,金昌市并非一關了之,撒手不管。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及環保部門積極出謀劃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及時轉產,充分利用現有場地、車間、設備,新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金昌市情的項目,并在政策上傾斜,資金上支持。
10月17日,當記者來到已關閉的永昌綠洲園紙品公司,只見生產車間里熱火朝天,原料和成品堆積如山。所不同的是,現在生產的不再是紙漿,而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木炭。公司經理呂志文告訴記者,企業已經成功轉產,所用原料還是當地農民的麥草、玉米秸稈和鋸末渣,產品無污染、低能耗,而且效益高、銷路暢,年設計生產能力為3000噸,產值600萬元。已經關閉的金昌福海生態科技園再生紙廠,目前也已順利轉產,開始發展規模養殖業和生態農業,計劃年養殖肉牛1000頭,肉羊2000只。目前,已飼養肉牛80頭、肉羊260只,還承包開發了2700畝荒灘,用于植樹造林和發展種植業。永昌宇華紙業公司關閉之后,決定轉產新上年產6萬噸麥芽生產線,目前已上報了立項報告,正在委托設計單位進行工藝設計。據記者了解,到目前,12家被關閉的造紙廠,已有6家實行了轉產,另外6家正在篩選論證新上項目,開展轉產的前期工作。
造紙行業關停,對金昌其他行業也產生很大觸動效應。金昌水泥集團前不久主動爆破拆除了能耗高、污染大的年產8.8萬噸立窯生產線。董事長石懷仁對記者說:“造紙行業關閉,也給了我們警示,只有主動減排,才能贏得生存。”為此,他們投資新上的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已經在金昌新材料園區動工興建。各企業紛紛加大投入,通過技術革新和工藝改造,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今年,全市共實施節能技改項目24項,總投資54.64億元;落實重點環保工程8項,總投資12.2億元。
記者在采訪中有一個明顯的感受,金昌市委、市政府對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節能減排政策不折不扣,措施得力。不僅對造紙業這樣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堅決關閉,而且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設立嚴格的環保準入“門檻”,堅決杜絕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在今年第14屆蘭洽會上,全市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18項,簽約資金111.5億元,全部為節能環保、循環經濟、新材料及接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項目,無一國家淘汰或限制的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今年以來,全市新上項目的環評率達到100%,“三同時”執行率達到100%。
一項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前三季度,金昌市GDP實現163.4億元,同比增長18.1%;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39.6億元,同比增長66.8%。與此同時,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9%;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85%。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同期削減5.7%;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同期削減9.3%。全市地面水水質和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經濟指標持續攀升,能耗、污染大幅下降,這“一升一降”的顯著變化,昭示著金昌市在貫徹省委“四抓三支撐”戰略的進程中,經濟社會正朝著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大踏步前進。(記者劉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