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國家林業局科技司主持的“耐寒桉樹種質資源改良及培育技術研究”成果鑒定會在國家林業局桉樹中心召開。經過鑒定委員會的嚴格評審,成果順利通過鑒定,被認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桉樹速生豐產、用途廣泛,已成為我國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然而,桉樹在我國的發展地區主要在溫暖的南亞熱帶,因為缺乏耐寒品種,一直無法在冬季較冷的北部地區安全發展!澳秃駱浞N質資源改良及培育技術研究”項目針對桉樹發展區域擴展的需要,由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主持,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福建省林木種苗總站、湖南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等4家單位參加,從1999年開始開展大規模的研究工作,經過6年的努力,到2004年底,項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篩選出耐寒能力在-8℃~-10℃之間的8個樹種及其優良種源、新建和改建耐寒桉樹種子園17個、提出了可持續經營的策略、研究了大徑材培育技術等。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系統地進行了耐寒桉樹的改良和培育技術研究,解決了耐寒桉樹的培育、生產經營等方面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創新性顯著,對拓展桉樹在我國的發展區域、提高桉樹的經營水平和利用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該項成果的應用,可以把我國的桉樹生產適宜區向北推移300公里,使桉樹培育的可用地面積增加數千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