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賓陽028縣道新橋至思隴段,20多公里的沿縣沿江街道上擠著80多家小規模造紙廠。由于耗水量排水量大、廢水廢氣處理設施簡單、污染物難以長期穩定達標排放,這些造紙廠已成為當地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題。4日,記者跟隨南寧節能減排百日行動督查組來到賓陽時驚喜地看到,造紙一條街的造紙廠已全部停產整治。
據了解,在南寧市2007年計劃關停和淘汰1.35萬噸造紙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賓陽縣計劃淘汰的8家造紙廠落后產能總和為1.32萬噸,占南寧市節能減排百日行動造紙業的“大頭”。
賓陽縣經貿局局長麥陽明表示,在賓陽縣118家造紙企業中,年產1萬噸以下的小規模造紙企業有111家。這些造紙廠往往耗水量大、排水量大,廢水、廢氣處理設施簡單,污染物難以做到長期穩定達標排放而全部列入整治范圍。今年11月底,賓陽已對其中104家年產1萬噸以下以廢紙為生產原料的造紙企業進行停產整治,并取締全部土法造紙作坊。同時,要求剩余14家年產1萬噸以上以廢紙或以商品漿為生產原料的造紙企業,必須在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增產改造,否則將停產整治。由于多數造紙企業無法達到年產1萬噸以上的產能標準,這些被關停的企業已放棄三個月的整改期限,自行拆除生產設備。
此外,今年1—9月統計數據顯示,黎塘萬星水泥有限公司和宏鑫冶煉有限公司,實際超耗分別為861噸標煤和6007噸標煤,節能任務重。
南寧節能減排百日行動督查組昨日在賓陽督查時了解到,這兩家企業超耗的原因在于統計員能耗統計的不同步。兩家超耗企業對能耗統計的不規范,產值調整后產值與報表不同步,都可能造成能耗數據與實際節能情況有出入。對此,南寧節能減排百日行動賓陽督查組組長鮑新堂表示,企業統計上報的數據,一旦向社會公布就成為鐵定事實。但數據并不是決定企業節能或超耗的關鍵,企業應采取實實在在的技術指標,對能耗做出量化統計,這樣才能給企業自身帶來確實的節能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