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12月7日下午,位于鎮江市東部的金河紙業公司內一片寂靜。落日余暉下,破舊的廠房,斑駁的機器,空無一人的生產線,讓離開原工作崗位僅20來天的小田頗有“恍若隔世”之感。
2004年進廠的小田,此前在廠里做的是銷售工作!敖衲晡覀兊男星楹玫貌坏昧耍垵{不夠賣!”可是,上個月小田和他的上千名“金河”同事不得不面對一個嚴酷的事實:由于企業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嚴重污染,鎮江市委市政府痛下狠心,對其作出了“關漿減排、分流重組”的決定。
11月12日,金河紙業制漿生產線正式關閉;12月5日,企業職代會通過了實施方案,即將開始人員分流……
幾代鎮江人的記憶
作為一個走過50年風雨的老國有企業,金河紙業給鎮江帶來了無數的“光榮與夢想”——50年前,它是中國第一家自行設計的硫酸鹽法制漿廠;50年后,它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草類纖維制漿廠。而在幾代鎮江人的記憶中,金河紙業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很多鎮江人羨慕“金河”的職工,50年來他們從未被拖欠過一天工資;而到紙漿廠禮堂看場電影,也曾是讓周邊群眾津津樂道的“美事”……
但是,這一切并不能掩蓋鎮江人的另一種“記憶”:每天,“金河”蒸煮蘆葦的臭味彌漫四周,如遇東風,全城都不能幸免;每天,“金河”都要排放出大量醬油般的廢水,使周圍的河道“黑”不忍睹,甚至影響到諫壁自來水廠的水質……多年來,關于“金河”污染的投訴數不勝數,并且日益增多。
為減排狠心“關漿”
近年來,金河紙業雖投放大量資金建設環保設施,但由于產能的提高和國家環保法規的日益嚴厲,制漿廢水長期不能穩定達標排放。2006年,企業排放的COD高達2800多噸,占到全市的60%。
孫紀英,鎮江市環保局局長,對于金河紙業,他更多的是焦慮!爸茲{廢水的處理難度極大、成本極高,事實上,真要做到達標排放,企業也活不了。”鑒于其嚴峻的污染狀況,幾年前省里便將金河紙業列為“清理整頓不法排污企業”掛牌督辦單位,并要求2008年底前停止制漿生產。
去年,鎮江市政府對金河紙業提出“減產減排”,即通過降低產能來減少污染。但是,今年夏天的“太湖事件”,卻讓鎮江市委書記史和平、市長許津榮下定了提前“關漿”的決心:“金河紙業位于長江與蘇南運河的十字交匯點上,它的污染危害牽動著長江、太湖兩大流域,必須痛下決心,壯士斷腕!”
9月初,鎮江市即開始有關準備工作,明確由國資委牽頭,聯合發改委、財政局、安監局、環保局、勞動局、組織部、工會、共青團等部門組成工作小組,在一位市委副書記、一位副市長和一位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直接領導下,細致謀劃相關工作方案,最終敲定了十六字方針:“關漿減排、重組轉產、分流安置、做優做強!
11月10日,60多名工作小組成員正式進駐廠區,宣布“關漿”,并駐廠開展相關宣傳及政策解釋工作;兩天后,制漿生產線全部停止運轉。
50場座談會的誠意
從某種意義上說,減排,其實也是一場利益的調整。
“關漿”直接關系到金河紙業1607名職工的命運。由于主業關閉,700多名職工面臨分流,而留用的800多名職工也對前途產生了迷茫,一些職工出現了過激情緒,并一度到省、市政府上訪。
“關漿”小組副組長、副市長馮士超對職工的反應持理解態度:“金河紙業雖然設備老化,污染嚴重,但市場行情看漲,職工的待遇一直比較好,而且夫妻同廠甚至三代同廠的又非常多,所以他們的反應激烈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破產企業的員工分流!
為化解矛盾,鎮江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在11月10日至12月5日20多天時間里,工作組在廠里開了50場職工座談會,保證了所有職工全部參加;對其中有特殊訴求的300多名職工進行了“一對一”的對話,并對100多名職工進行了家訪。史和平書記、許津榮市長每天聽取工作組的情況匯報,并對工人提出的20多個問題一一進行研究,給予實事求是的解決。
“12月5日,經過10多輪修改而確定的分流方案,得到了80%職代會代表的認可。值得一提的是,為支持金河紙業的員工分流安置,市政府將逐步拿出2億多元的財政收入,這也是鎮江市政府對企業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辨偨袊Y委主任尤廉介紹說。
與此同時,鎮江市正在與包括美國威拉米特公司、江蘇華機集團等多家企業洽談,希望借此機會盤活存量資產,將金河紙業打造為“中高檔包裝紙、生活用紙和文化用紙”的生產商,走上一條高效益、低污染的新路。
[聲音]
身居“金河”之側的江蘇大學,一直飽受制漿污染的困擾。對于市委市政府的“關漿”行動,江蘇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黃勇直言“非常好”!
而在“金河”附近的西街居委會居住了70多年的蔣荷英老人說,多少年來一直聞著紙漿廠的酸臭味,現在終于沒有了,政府干了一件好事。
其實,就連“金河”的員工自己也承認“關漿”對改善環境起到了很大作用。正如小田告訴記者的:“東邊的這條河,以前全是泡沫,現在也變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