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2007年12月11日報道: 截至目前,國家林業局共安排黔桂九萬大山地區林業建設資金15億元,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原來的240元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近2000元,111萬農民脫離了貧困。
12月6日,全國林業對口扶貧工作會議回顧總結了20年來的工作,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林業對口扶貧工作重點。
自1987以年,國家林業局(原國家林業部)承擔了黔桂九萬大山地區6個地州(市)19個縣的對口幫扶工作,涉及總人口540多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到72.4%。
20年來,累計安排的林業建設資金主要用于天然林保護、速豐林基地、自然保護區等林業重點工程和種苗、科技支撐、病蟲害防治等林業基礎設施建設,并充分利用九萬大山地區非農土地資源,結合當地農民傳統的種植習慣,將速豐林、竹林、經濟林果作為區域主導產業給予重點扶持。
目前,已建成以杉木、桉樹為主要樹種的速生豐產林基地300多萬畝,金秋梨、臍橙、油茶等名特優新經果林基地近40萬畝,優質有機茶為代表的茶葉基地10多萬畝。
國家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育材說,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本身就是國家實施的最大扶貧開發項目,是改善生態、發展經濟和農民增收“三贏”的德政工程。新時期林業對口扶貧開發工作,將繼續結合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以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和穩定已脫貧人口為目標,充分發揮山區優勢,實現生態與產業共贏,努力增加林業產出,切實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
同時,今后還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工程管理措施,迅速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狀況,為廣大群眾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