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8年1月1日起,太湖流域的266家重點排污企業將告別“免費午餐”時代,他們將通過有償交易的方式獲得污水的排放權。近日,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對江蘇省在太湖流域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做出批復。
兩部門在批復中稱,試點旨在通過改革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標分配辦法和排污權使用方式,建立排污權一級、二級市場和交易平臺,逐步實現排污權行政無償取得轉變為市場方式有償使用,推進建立企業自覺珍惜環境、減少污染排放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目標的實現和水環境質量的好轉。
據財政部新聞辦披露,此項試點主要包括四點內容:一是建立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權初始價格,將排污指標作為資源實行初始有償分配;二是2008年在江蘇省太湖流域開展化學需氧量(COD)排污權初始有償出讓,建立化學需氧量排污權一級市場,2009年在太湖流域適時推進氨氮、總磷排污權有償使用試點;三是2008年至2010年逐步建成排污權動態數字交易平臺,形成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市場;四是研發一批排污總量控制技術和先進管理系統。
相關鏈接
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國已在上海率先嘗試大氣污染控制方面的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
2001年9月,美國環保協會以及江蘇省南通市環保局,共同促成了中國首例二氧化硫排放權交易的完成。
今年11月初,江蘇省環保廳宣布,從2008年1月1日起,在太湖流域開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試點。試點范圍為太湖流域內的無錫市、常州市、蘇州市以及鎮江市的丹陽、句容和南京的高淳縣等;試點對象則為重點監控的266家排污企業。
江蘇省還對排污企業購買COD排污權的初始價格進行了核定:化工企業每千克COD定價為10.5元,印染企業為5.2元,造紙企業為1.8元,釀造企業為2.3元,其他企業為4.5元。11月10日,國內首個排污權交易平臺——嘉興市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