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3日,一架公務專機飛抵濟南國際機場,飛機的主人——美國國際紙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莊華馳先生開始了他的山東之行。
莊華馳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山東濟寧的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前,由雙方投資4.8億美元合資的萬國紙業股有限司已正式開始運營,新建填補國內空白的無菌液體包裝紙板項目也將于今年上半年動工。眼下,太陽紙業一個投資1.6億美元、年產9.8萬噸激光打印紙的項目又被國際紙業看好。
是什么使這個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對太陽紙業如此青睞?事實上,對于歷經二十年打造成中國卡紙大王的太陽紙業來講,這只是厚積薄發的一種必然。
2005年7月28日,太陽紙業投資15億多元建設的年產30萬噸高級銅版紙工程順利試車投產,這標志著太陽紙業在保持高檔涂布包裝紙板領域國內領先的基礎上,在高檔文化用紙領域也占據一席之地。
2006年,與美國國際紙業共同投資4.8億美元的萬國紙業公司正式運營。
2006年7月6日,中華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在北京正式成立,作為發起人之一,李洪信以其業內良好的口碑、最大民營造紙企業、山東省工商聯副會長等優勢當選為商會首任會長。
2006年11月16日,深交所一聲鑼響,太陽紙業掛牌上市,股價至今走勢強勁,成為紙業版塊后來居上的龍頭企業。
歷經20年磨礪,20年的能量蓄集,2006年,一向低調行事的李洪信和太陽紙業快速走到中國紙業的前臺位置。
太陽紙業成立于1982年。20多年來,太陽紙業由一個以3萬元貸款和30名農民白手起家的作坊式造紙小廠,一躍成為我國造紙行業骨干企業,發展成為集造紙、化工、外貿、電力、醫藥、科研、林紙、投資為一體、多元化發展的國家大型企業集團。公司下轄13家中外合資企業,現有員工7000人,資產總額65億元,年生產能力130萬噸,主要產品有高檔包裝紙板、高檔工業用原紙、高級文化辦公用紙等三大系列150多個品種規格,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遠銷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李洪信曾是一個普通農民,在車站上做過幾年搬運工,在公社工交辦公室當過會計。太陽紙業發展之初,一直是以麥草制漿為主,主要生產文化用紙和工業用原紙,這也是太陽紙業的“看家本領”。但是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后,李洪信則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在市場前景極為廣闊的包裝紙板上。一向不事張揚的他心底里蘊藏著一個巨大的夢想:做中國包裝紙大王。
1994年,李洪信了解到,涂布白紙板的進口量達到我國全部紙張進口的49%,大量金錢流進了外國人的口袋。于是,李洪信決心發展自己的包裝工業,與“洋造紙”一爭高低。1994年,太陽紙業高起點上馬了年產5萬噸高檔涂布白紙板生產線,大大緩解了國內產品的緊缺矛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這個項目中,李洪信大膽地提出全部采用國產設備替代進口設備,以節約投資。經過種種努力,終于創造出了用國產設備生產高涂布白紙板的奇跡。
1997年7月26日,由國家經貿委批準的第二批“雙加”項目——山東太陽紙業集團年產10萬噸高檔涂布白紙板技改項目全面竣工。1998年12月26日,年產10萬噸高檔涂布牛皮卡紙生產線順利竣工投產,太陽紙業一躍成為我國包裝紙板領域的驕子,令國內外同行刮目相看。
在包裝紙板領域站穩腳跟,李洪信又瞄準了高檔涂布白卡紙的研制生產。2000年底,太陽紙業總投資10.8億元的年產30萬噸高檔白卡紙生產線破土動工,一期工程于2001年9月份順利投產,二期工程于2003年下半年投產。同時又與香港建燁有限公司合作,在廣東東莞合資興建中國最大的涂布紙板廠,一期工程30萬噸涂布白板紙項目已于2004年5月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完工后,將達到100萬噸的規模。目前,太陽紙業在涂布白紙板、涂布白卡紙等高檔包裝紙板行業已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并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李洪信描繪出的新的發展藍圖是:到2010年達到漿紙產量260萬噸、銷售收入150億元,躋身世界造紙百強,跨入中國企業500強,建成以紙為主,多元化發展,擁有參與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構建生態型、環保型的中國造紙基地,打造民族造紙工業的百年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