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第一時間):好了,再去看看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紙張我們天天用,不過您見過真正的古法造紙嗎?在西安市的北張村,有一些人至今還在按照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手工造紙。村里的張逢學老人,就是目前技藝最高的匠人,被稱為“古法造紙的活化石”。
這就是張逢學老人,今年70歲高齡。他從12歲就開始造紙,是北張村里為數不多的蔡倫造紙術的固守者。這就是古法造紙,這是構樹皮造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純然天性的沒有任何污染,第二個就是拉力強。
這種古法造紙主要以當地的構樹皮為原料,經過浸泡、蒸煮、打漿、抄紙等72道工序制作完成。由于工藝復雜但收入卻不高,從事這門手藝的人也就越來越少。張逢學說,六十年前,村里有近千戶人從事古法造紙,現在只剩下不到10戶。不過很多人沒想到,這門老手藝也有風光的一天。2002年,張逢學受邀去美國訪問,向來自53個國家的10萬名觀眾表演中華傳統造紙技術。更讓他驚訝的是,當時還有美國人出價250美元買了100張紙,而這些紙當時在村里只能賣到20元人民幣,那一趟15天下來,老張凈掙1600美元。貼每一張紙,人家都高興得很,吹口哨,鼓掌,豎大拇指,說OK!
去年,北張村的古法造紙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張逢學也被授予古法造紙的傳承人。老張說,他今后會讓自己兒子把手藝再傳給孫子,讓古法造紙能繼續繼承下去。等我孫子中學畢業以后,如果我還在人世,就要堅持讓我兒子把這個手藝傳給我孫子,還要讓把這個事情要繼續的繼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