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產生的污泥因嚴重污染環境成為一大難題。而如今在山東,這種有害物質卻搖身一變,成為利于農業生產的有機肥料,變廢為寶的同時,也解決了制約造紙企業發展的污染瓶頸。
記者現場:眼下正是春耕時節,今年山東的很多農民為農作物追肥都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有機肥料,這種特殊的肥料是用造紙污泥制成的。
同期:壽光農民 劉效生:“你看這兩棵麥子,這個就是用的有機肥,返青早葉片又綠又寬,這個返青晚還有死梗。”
解說:看著長勢喜人的小麥,劉效生格外高興,但在試用這種有機肥時,劉效生也是顧慮重重。造紙污泥怎么能做肥料?
同期:壽光蔡倫中科肥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桑國志:“比如說有機質的含量,我們現在生產出來能達到35%,另外還含有少量的氮磷鉀,現在含量在2.3%左右。”
解說:有機質被稱作“土壤調節劑”,能有效活化土壤,預防無機化肥使用過多造成土壤板結。而造紙污泥中木質素含量超過95%,正是有機質的載體。但目前,造紙污泥大都被簡單地填埋處理。
同期:壽光蔡倫中科肥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桑國志:“污泥本身不經過處理,是一種非常有害的物質,比如埋在地底下厭氧發酵,生成大量的酸,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
解說:不僅污染環境,填埋處理還占用大量土地,為此山東每年要支付上億元處理費。蔡倫中科與中科院合作,利用有氧發酵生產生物活性有機肥,每噸就能消耗污泥3.5噸,并且沒有任何新污染物產生。據測算,企業目前年消耗污泥10萬噸,二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將吃進污泥30萬噸,創產值1億元。
前不久,這種活性有機肥通過了專家認證,完全可用作有機食品肥料。不僅生態環保,這種有機肥價格更便宜,每噸比作用相同的化肥價格低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