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008年初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林業造成的巨大損失,各地抓住春季造林黃金季節,認真貫徹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精神和林業災后恢復重建的有關要求,大力推進災后重建,積極恢復生態家園,今年春季造林綠化進展順利。據調度統計,截止3月30日,全國完成造林面積1435.5萬畝、封山育林130萬畝,整地1254萬畝。其中,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等南方受災省份完成造林面積1321.5萬畝、占國家下達的全年造林計劃任務64.4%,完成封山育林111萬畝、占國家下達的全年計劃任務9.4%,完成整地982.5萬畝。上述省區去年同期完成造林1034萬畝,封山育林201萬畝,整地811.5萬畝。目前,南方省區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全年造林任務大部分,春季造林綠化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但是,各省區按照當地災后恢復重建方案,繼續加強林木種苗生產、苗圃等基礎設施修復重建、造林預整地等工作,為秋冬季造林做好準備,力爭盡早奪回冰雪災害對林業造成的損失。北方省區正在抓緊進行造林作業設計、種苗儲備調劑、造林機具檢修、抗旱設施維護等春季造林準備工作,華北各省抓緊當前氣溫回升、墑情好轉的有利時機,正在掀起春季造林綠化新高潮。
今年春季造林主要特點:
一是緊緊圍繞災后森林恢復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南方受災省區經過一個多月的災后調整,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各種困難,加大工作力度,在認真地開展毀損林(竹)木清理的同時,利用春季造林黃金季節,積極開展災后森林恢復與重建,大力開展春季植樹造林和救災補損工作,加強對新栽種樹苗的維護和管理,爭取盡早奪回冰雪災害對森林資源造成的損失。
二是突出造林綠化重點。各地在開展春季造林綠化中,一方面,按照國家下達的營造林生產計劃任務,全面推進相關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另一方面,從當地生態需求和林業產業發展的實際出發,按照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大力推進通道綠化、村鎮綠化、環城綠化、廠礦區綠化以及河流沿線的岸堤、荒山、村莊等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同時,各地緊密結合農村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商品林,建設一批效益好、見效快、與農民利益直接相關的高效竹林基地、油茶、核桃等特色經濟林基地和楊樹、桉樹等速生豐產工業原料林基地,直接帶動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造林質量。北京、山西、廣東、廣西、湖北等省區市繼續加強造林專業隊伍建設,大力組織專業隊伍植樹造林和管護,推廣專業隊造林成功經驗,有效加快了造林綠化速度、提高了造林質量。各地努力加強容器苗培育力度,全國容器苗的比例達到25%以上,苗木質量明顯提高。江蘇、福建、湖北、安徽等省大力推行機械化整地,整地質量明顯提高。
四是加大造林樹種調整力度。南方各省區在對年初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林業造成損失的原因進行科學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認真吸取教訓,加大了混交林造林比例和造林樹種調整力度,對一些不能適應低溫雨雪的樹種進行了及時更換,大力發展鄉土樹種特別是鄉土珍貴闊葉樹種。
五是積極調動社會力量開展造林綠化。針對林權制度改革的新形勢,各地不斷落實各項林改利民政策,鼓勵廣大農民群眾開展造林綠化,推動大戶造林、企業造林、家庭造林、聯營造林等多種造林形式的非公有制造林快速發展,不少地方非公有制經營主體已經成為造林綠化的重要力量。同時,針對南方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年初雨雪冰凍災害對林農造成巨大損失,廣大林農經營規模小而分散、風險承擔能力弱等特點,各級林業部門加強了指導和服務,積極引導林農發展新型造林合作經濟組織,加大對基層林業站和廣大林農的造林技術培訓和推廣力度,指導林農科學造林、育林、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