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的現代林業之路
在益陽,流傳著一個關于原市委書記蔣作斌種樹的故事。
早些年參加深洽會,益陽與一家國際大型造紙企業談一個大項目,本來快談成了,后來被鄰市拉去了。蔣作斌問為什么,人家說,你益陽沒資源。
這對蔣作斌觸動很大。益陽市有的是湖洲、河灘和低洼地,最適宜種植楊樹,但這么多年就沒能發展出個產業。他回來就決定種楊樹。
有人笑他傻: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栽樹可是個短期難見效的買賣,你這不等于在為后任做嫁衣嗎?
蔣作斌說:“誰擁有資源,誰就擁有產業,我這一屆不做這個基礎工作,5年后市場機遇就沒有了。”
2003年,益陽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楊樹成為益陽支柱產業,決定用3年時間,每年種植楊樹100萬畝,而且嚴格實行“三不”政策,不侵占農田耕地,不占用濕地核心區,不違背農民意愿,完全利用渠邊、水邊、路邊、屋邊空隙之地發展南方型楊樹。
一個“誰造誰所有,誰栽誰受益”的政策調動了從農戶到城鎮居民,從私營業主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全民種樹的積極性,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做大到300萬畝,昔日光禿禿的湖洲河灘和空坪隙地被一片片楊樹林所覆蓋。同時,益陽市委、市政府組織山丘區新植毛竹30多萬畝,使全市毛竹面積突破200萬畝,益陽毛竹、楊樹蓄積量均居全省第一,在全國也占有重要地位,為益陽的現代林業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益陽林業建設有很多亮點,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益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者對于發展現代林業的深謀遠慮和雄心壯志,其中最為核心的有3點:一是用新型工業化的理念謀劃現代林業建設,二是用現代營林手段推動現代林業建設,三是用林業產業化發展思路加快現代林業建設。
2007年5月9日至11日,北京舉辦現代林業建設高級研修班,參會人員80多人,光益陽就來了20多人,市委書記蔣作斌帶隊,3位市委常委參加,各區縣(市)長、林業局長一個不落,認認真真地坐下來開了3天會,聆聽了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的報告。蔣作斌利用學習間隙,又召開了各區(縣、市)長參加的現代林業建設工作會議,提出了用三到五年時間,把益陽建設成為生態良好、產業發達、文化繁榮、發展和諧的林業強市的目標。
益陽市委書記馬勇認為,用新型工業化的理念和措施來加快現代林業發展,是益陽后發趕超的重要途徑。從現代林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的重要作用來看,實現益陽后發趕超,關鍵是工業趕超;實現工業趕超,必須著力抓好現代林業建設。益陽林業用地面積是耕地面積的2.7倍,實現益陽后發趕超,林業必須勇挑重擔。建設現代林業示范市,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林業資源,為林業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創造條件;另一方面,要強調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現代科學技術、工業裝備和管理手段為支撐,大力扶持和培育林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切實做大做強林業產業,為實現工業趕超提供動力。
為此,益陽大力推行林紙、林板、林油一體化經營模式,使造林、營林、采伐、精深加工與銷售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共同發展的產業鏈,從互為消長轉變為相互促進,依存發展,實現資源與市場的對接,并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培育并形成了以竹產業、楊樹產業、花卉苗木產業、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9家,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家。作為益陽四大支柱產業“龍頭”的竹產業,2007年產值達到30億元,竹制品已涵蓋建材、家居、造紙、竹麻纖維紡織、工藝品等多個領域1000多個品種,涌現了瑞亞紡織高科、桃花江實業、安化建玲竹業、湖南萌立爾家具、湖南壹藝竹業、春秋涼席等一大批竹制品加工龍頭企業和桃花江竹業城、赫山涼席市場等專業市場,基本形成了產業集群和專業市場相結合的產業格局,竹產值五年中翻了一番。桃江縣竹產業稅費收入占全縣財政收入的35%。
近年來,益陽著力推動生產園區化、集群化,先后建成了桃花江竹工業園、資陽區農產品工業園、沅江市林漿紙林板材工業園等現代林業示范園區,催生了高效林業企業快速成長。桃花江竹工業園先后成功引進5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園,2007年園區企業實現總產值2億元?偼顿Y1.5億元的湖南萌立爾家具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制品為原料、專門生產多功能型環保家具的企業,廠房面積達2.5萬平方米,采用恒溫地熱設計施工,是我國目前竹制品行業中最大、最先進的室內廠房,被譽為“三湘第一車間”。
以“兩南林業”建設為主的現代林業發展戰略,不僅為益陽林業發展培育了厚實的資源家底、壯大了林業產業,更為益陽筑起了一道道綠色生態屏障、大幅提高了全市的森林覆蓋率。無論是置身深山密林,還是徜徉在湖畔河邊,也無論季節變換,在益陽,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綠意和勃勃的生機。
據權威部門測算,益陽的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是湖南全省平均值的五倍,空氣環境指數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環境質量居全省第一,已成為省會長沙名副其實的后花園。
2007年8月,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親臨益陽考察現代林業建設,所到之處,滿眼茂林修竹,一路青山綠水,極少題字的賈治邦欣然題下“育林養水”四字,加以勉勵。
有為才能有位。益陽現代林業的發展,也讓林業行業的面貌和從業者的精神狀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我一位朋友的愛人,曾在我們林業局斜對面開了11個月茶館,竟不知道沅江市林業局在哪里。現在,林業搞活了,成了地方的經濟支柱和老百姓發財致富的重要來源,自然也就成了香餑餑,在沅江,電信、銀行、電力等高收入行業都趕不上做林業的。”今年1月被任命為沅江市林業局局長的竇范云,說起林業行業自身的變化顯得十分自豪,“過去誰看得上林業局局長這個崗位?今年1月老局長調離,全市有40多人瞄上這個位子。這說明了什么?林業是一個造福積德的事業,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了財富,被人看得起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社會公眾心目中,自然就有了位置!
說起益陽現代林業建設,有一個人不能不提,他就是益陽市林業局局長張新德。
張新德1999年5月從安化縣委副書記調到益陽市林業局局長崗位,埋頭干了10個年頭,創造性地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林業當好“參謀長”,為益陽現代林業建設付出了極大心血,但他依然十分低調務實:“這10年,益陽林業造就了4個億萬富翁,成千上萬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也讓我變成了一個小老頭,但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任上能看到益陽林業今天的變化,這是我最大的財富!
說起益陽現代林業建設過程中應運而生的三個代表性人物,張新德更是感到驕傲:益陽市赫山區筆架山鄉綠海園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瓊花去年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益陽森華林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何運才當選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益陽華林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斌去年年底被國家林業局、全國工商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授予“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
張新德告訴記者,他還有一大愿望,就是希望益陽林業經過整合,再出兩個上市公司,這樣,益陽的林業才算是真正的現代林業,益陽的現代林業建設也才能真正起到完整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