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龍游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了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今年1月至4月,全縣36家重點工業用能企業萬元產值能耗0.80噸標煤,同比下降31.28%。去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25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
一家“綠色企業”的循環經濟
“我們公司有3條高科技特種紙生產流水線,可年產高檔特種紙3萬噸。”5月下旬,談及循環經濟對企業的發展作用,浙江恒達紙業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吳強高興地說,自實施循環經濟項目,企業能耗得以降低,造紙廢水也循環使用,噸紙用水量從95噸降至35噸,年節水180萬噸;噸紙用電從1790千瓦時降至1690千瓦時,年節電300萬千瓦時。“恒達紙業”創建于2002年,是一家生產醫用包裝原紙、食品包裝原紙、醫療器械用紙(透析紙)等產品的高檔特種紙企業。為了節水、節電,使大量造紙廢水循環使用,該公司先后投入600余萬元,從原材料選購、工藝技術、生產管理到末端治理等35個環節、工序進行改造,達到節水、節電、節煤以及節省紙漿等效果,廢氣、廢水、二氧化硫等產生量也大幅下降,成為全省造紙行業首家“綠色企業”。
該公司僅對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的改造,就新增白水貯存池、沉淀池等土建工程,購置DDR磨漿系統、呼吸式高速熱風系統、熱泵及冷凝水回收系統等設備。由于采用了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廢水處理工藝,合理利用資源,降低能耗,年處理造紙廢水285萬噸,實現循環回用180萬噸,達標排放105萬噸。“廢水回用率已達65%,遠高于目前國內特種紙行業用水35%回用率。”吳強說,全年節水、節電、降能耗,實現增收節支513萬元。以循環經濟求發展,現公司年產值已達近2億元。
一個“循環”理念成企業共識
自2002年起,龍游縣形成一個明確的發展思路:必須堅持“高起點、特色化、跨越式”發展理念,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在經濟結構調整中,主動謀劃,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為鼓勵企業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該縣對列入省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通過省級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補助5萬元;被評為省綠色企業的,在清潔生產審核補助基礎上再補助5萬元。對年能耗3000噸標煤以上、節能技改投入500萬元以上且當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8%以上的企業,也一次性給予5萬元獎勵。
浙江騰龍竹業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竹膠板,蒸汽、冷卻水耗用量大,該企業通過改進相關工藝回收利用熱壓板內蒸汽,結果僅煤耗一項年節約資金達110余萬元,年節水也達4.7萬噸。水泥生產能耗高,龍游青龍山水泥有限公司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建成的發電站年發電量4000萬千瓦時,成為衢州市首家、浙江省第二家利用低溫余熱發電的企業。公司每年節省電費支出2000余萬元,并可節煤1萬多噸。
一個“框架”讓相關企業共生
在龍游,從整體規劃到產業引入,工業區每一個環節都按照“循環經濟”的科學理念進行,不同的企業被聯結起來,形成共生關系,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氣、廢熱、廢水、廢渣在自身循環利用的同時,又成為另一家企業的能源和原料,整體打造“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生態工業框架。
創新項目決策機制,龍游縣對不符合環保要求和產業政策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就在不久前,縣工業項目決策咨詢小組向一客商發出信息:不同意其計劃投資2200萬元、年產2000噸聚氨酯固化劑生產線項目在龍游落戶。而同時,浙江華飛輕紡有限公司年產30萬錠棉紗化纖色紡生產線項目則被允許落戶。一拒一請,卻為龍游引進了更多的“巨商”。該縣有關領導說:“杜絕高污染、高能耗項目使落戶龍游的項目質量獲得了極大提升,從根本上改變了村村冒煙、鄉鄉辦廠的粗放發展模式。”
凱豐紙業公司目前污水100%得到處理,處理后的水可以直接用來養魚、澆花。最近該企業又和隔壁一家珠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將處理后的中水賣給他們作為冷卻水。在龍游工業園區,像凱豐紙業公司和相鄰的珠寶企業一樣達成資源循環合作意向的企業還有許多。
實施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龍游工業經濟得以又好又快“成長”。今年一季度龍游規模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為0.50噸標煤,比同期下降34.08%。1月至4月,全縣36家重點工業用能企業萬元產值能耗0.80噸標煤,同比下降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