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國造紙產量7350萬噸,銷量729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08%和10.45%。造紙人均年消費量為55千克,比上年增長5千克,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但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較大。
總體來說,行業整體快于GDP速度增長,紙產品實現從凈進口向凈出口的轉變,主要紙種價格大幅上漲,平均上漲幅度在15%~20%,造紙盈利能力大幅提高,這是當前行業運行的主要特點。節能減排和成本上升是推動行業紙價上漲、盈利能力上升的主要因素。
我們對行業未來2-3年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需求持續快速增長、新增投資加速、節能減排力度加強、主要成本繼續面臨上升壓力,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是影響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面。
綜合考慮以上方面,我們認為未來2-3年,行業供需基本平衡,前期受節能減排影響,主要紙種普漲的情況將告一段落,行業內分化加劇。
隨著新增產能的出現和排污標準的提高,成本上升將成為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未來紙價的上漲將更多的是覆蓋成本上升的影響,行業內僅少數紙種如文化紙將在未來紙價上漲過程中繼續受益。文化紙、白卡紙、銅版紙將持續受益于節能減排預期向好,新聞紙、箱板紙短期產能增長過快影響仍非常明顯。
兩條投資主線
一是選擇一體化公司,即選擇林漿(廢紙漿)紙一體化公司。這類企業可以通過自產漿平滑原材料高企帶來的成本壓力,相對競爭優勢明顯。
二是選擇節能減排持續受益的子行業,主要有文化紙、白卡紙和銅版紙。我們看好林漿紙一體化和節能減排受益明顯的規模企業,代表企業主要有晨鳴紙業、岳陽紙業和博匯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