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造紙工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經濟的發展和造紙產業政策將為我國造紙工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8月份造紙行業仍維持較高的景氣度。
7月份主要紙種價格仍然維持全面上漲,其中國產新聞紙受奧運拉動漲幅最大,每噸上漲200元;國產銅版紙、白卡紙、書刊紙和箱板紙每噸分別上漲120元、70元、50元和10元。
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分化。08年1-7月份國際木漿價格總體相對平穩并趨于下降,而進口廢紙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并且短期難以下降。
1 我國造紙工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我國造紙工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經濟的發展將為我國造紙工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1991-2006年的15年間,我國紙和紙板總產量和消費量分別以年均9.71%和9.83%的速度增長,是近年來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2006年國內紙及紙板生產量6500萬噸,較上年5600萬噸同比增長16.07%,消費量6600萬噸,較上年5930萬噸增長11.30%;2007年國內機制紙及紙板生產量7350萬噸,同比增長13.08%;消費量7290萬噸,同步增長10.45%。
2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處較底水平
造紙行業的建設周期一般為10-15個月,國內造紙業04、05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均超過30%,大量新上造紙項目在06年陸續投產,產能釋放比較集中,從而導致以新聞紙和銅版紙為主的幾類產品供大于求,產品價格走軟,行業景氣度下滑。因此,06年造紙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大幅度降低,只有16.93%,造成07年行業的整體新增產能并不多,紙品供給增速放緩。
08年前5個月,我國造紙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同比顯著回升,造紙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額311.08億元,同比增長32.6%,較上年同期26.3%的增速提高6.3%。主要是由于造紙企業為增強原材料控制力,陸續投資建設“林紙一體化”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的這種結構性變化也將使08年下半年及09年初的紙品供給增速不會出現快速增長,有助于市場供求狀況的繼續改善,提高紙品價格,有利于大型企業盈利能力的穩步提高。但是,我們也認為,在紙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帶動下,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熱情已經開始回升,如果增速在下半年持續抬升,2009年的產能增加可能加快。
《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淘汰落后產能。造紙屬于“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07年6月,國務院制定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首次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將關閉近650萬噸的落后產能。主要淘汰年產3.4萬噸以下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不達標的年產1萬噸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紙廠(東部、中部省份可根據本地實際適當提高淘汰落后制漿早產能的標準)。
我國95-97年已關閉了所有年產500噸以下的造紙廠,這次650萬噸的關停規模中集中于07、08年,其中07年實施的力度最大,一年的時間就要淘汰落后產能230萬噸,占總指標的1/3以上。小紙廠主要生產以草漿為原料的低檔文化紙和瓦楞紙,預計關停的650萬噸中40%為低檔文化紙,將直接影響文化紙的市場供求關系。由于07年淘汰落后文化紙產能近100萬噸,使得供給驟然減少,而需求仍在穩定增長,使文化紙價格大幅上漲。我們預計文化紙的高速發展在09年將得以延續。
《造紙產業發展政策》指明行業發展方向。07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造紙產業發展政策》,通過適度控制紙及紙板項目的建設,來保證未來造紙行業的供需平衡。到2010年,紙及紙板新增產能2650萬噸,淘汰現有落后產能650萬噸,有效產能達到9000萬噸。這意味著年均產能增幅在8%左右,略低于GDP年均增速,而2000-2006年我國紙及紙板生產量年均增長高達13.44%,消費量年均增長10.76,均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長率。這一規劃符合我國目前造紙行業的狀況和發展規律,特別是控制產能增幅大大低于消費增幅,基本可以保證未來造紙行業供需平衡。為保證這一產能調控目標的完成,新政策提高了項目建設的門檻以及對投資主體的要求,以加大進入造紙行業的壁壘。供需關系的改善,也將進一步拉長行業的景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