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控制外貿出口的過快增長,緩解我國外貿順差過大帶來的突出矛盾,2007年6月18日,財政部等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了《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規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
所謂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國內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措施,即國家對已經報關離境的出口貨物,在出口前生產和流通各環節已經繳納的國內增值稅或者消費稅等間接稅的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我國實行出口退稅政策已有20多年,其主要目的是鼓勵企業更多的出口,我國不少外貿企業的主要利潤就來源于政府每年的退稅款。毋庸置疑,本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對市場的結構性將會產生明顯影響,部分企業尤其是以進出口為主的企業將面臨一場“大洗牌”。
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以出口為主的印刷企業無論在數量、規模還是產品量、出口額上均在與日俱增,那么,本次政策的調整對這些出口印刷企業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下,這些企業將如何“沖出重圍”,將挑戰轉化為機遇,更好的馳騁于國際印刷行業的大舞臺呢?為此,筆者以“出口退稅政策對造紙及印刷業的影響”為方向,通過資料的搜集與咨詢,將所得內容總結如下。
一、出口退稅新政策實施范圍:
這次政策調整共涉及2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取消了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主要包括: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鹽和水泥等礦產品、肥料、染料等化工產品、金屬碳化物和活性碳產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一般普碳焊管產品、非合金鋁制條桿等簡單有色金屬加工產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機動船舶。其中,涉及到印刷包裝行業的主要是氯和染料等化工產品中的印刷油墨部分,商品名稱如下:黑色印刷油墨、其他印刷油墨、書寫墨水。此三種商品不管是不論是否固體油墨或濃縮油墨,均取消出口退稅。
二是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主要包括:服裝、鞋帽、箱包、玩具、紙制品、植物油、塑料和橡膠及其制品、部分石料和陶瓷及其制品、部分鋼鐵制品、焦爐和摩托車等低附加值機電產品、家具,以及粘膠纖維。其中,與印刷行業有關的主要是紙制品出口稅率下調至5%,與生活用紙及一次性用品有關的加工產品均包括在內,具體包含的細目見下表:
商品代碼 |
商品名稱 |
退稅率調整 (單位%) |
48171000 |
信封 |
5 |
48172000 |
封緘信片,素色明信片及通信卡片 |
5 |
48173000 |
紙或紙板制的盒子,袋子及夾子(內裝各種紙制文具的) |
5 |
48181000 |
小卷/張衛生紙(成卷或矩形成張的寬度≤36cm,或制成特殊形狀的) |
5 |
48182000 |
小卷/張紙手帕及紙面巾(成卷或矩形成張的寬度≤36cm,或制成特殊形狀的) |
5 |
48183000 |
小卷/張紙臺布及紙餐巾(成卷或矩形成張的寬度≤36cm,或制成特殊形狀的) |
5 |
48184000 |
紙衛生巾及類似的衛生用品(包括紙止血塞、嬰兒紙尿布、尿布襯里) |
5 |
48185000 |
紙制衣服及衣著附件(紙漿、紙、纖維素絮紙和纖維素纖維網紙制的) |
5 |
48189000 |
紙床單及類似家庭、衛生、醫院用品(紙漿、紙、纖維素絮紙和纖維素纖維網紙制的) |
5 |
48191000 |
瓦楞紙或紙板制的箱、盒、匣 |
5 |
48192000 |
非瓦楞紙或紙板制可折疊箱、盒、匣 |
5 |
48193000 |
底寬≥40cm的紙袋 |
5 |
48194000 |
其他紙袋(包括錐形袋) |
5 |
48195000 |
其他紙包裝容器(包括唱片套) |
5 |
48196000 |
紙卷宗盒、信件盤、存儲盒及類似品(辦公室、商店及類似場所使用的) |
5 |
48201000 |
登記本、賬本、筆記本等及類似品(包括定貨本、收據本、信箋本、記事本、日記本) |
5 |
48202000 |
練習本 |
5 |
48203000 |
紙制活動封面、文件夾及卷宗皮 |
5 |
48204000 |
多聯商業表格紙/本(包括頁間夾有復寫紙的本) |
5 |
48205000 |
紙制樣品簿及粘貼簿 |
5 |
48209000 |
其他紙制文具用品 |
5 |
48211000 |
紙或紙板印制的各種標簽 |
5 |
48219000 |
紙或紙板制的其他各種標簽 |
5 |
48221000 |
紡織紗線用紙制的筒管、卷軸、紆子(包括類似品) |
5 |
48229000 |
紙制的其他筒管、卷軸、紆子(包括類似品) |
5 |
48232000 |
切成形的濾紙及紙板 |
5 |
48234000 |
已印制的自動記錄器用打印紙(切成一定尺寸或形狀的打印紙卷,紙張及紙盤) |
5 |
48236100 |
竹漿紙制的盤、碟、盆、杯及類似品 |
5 |
48236900 |
其他紙制的盤、碟、盆、杯及類似品 |
5 |
48237000 |
壓制或模制紙漿制品 |
5 |
48239020 |
神紙及類似用品 |
5 |
48239030 |
紙扇 |
5 |
48239090 |
其他紙及紙制品(包括纖維素絮紙及纖維素纖維網紙制的其他物品) |
5 |
三是將10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改為出口免稅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畫、雕飾板、郵票和印花稅票。具體包含的細目見下表:
商品代碼 |
商品名稱 |
出口退稅調整為(單位:%) |
97011010 |
手繪油畫、粉畫及其他畫的原件(但手工繪制及手工描飾的制品或編號4906的圖紙除外) |
免稅 |
97011020 |
手繪油畫、粉畫及其他畫的復制品(但手工繪制及手工描飾的制品或編號4906的圖紙除外) |
免稅 |
9701900020 |
用其他動植物材料制作的拼貼畫(包括類似裝飾板,指一切緣自野生動物的產品) |
免稅 |
9701900090 |
其他拼貼畫及類似裝飾板 |
免稅 |
97020000 |
雕版畫、印制畫、石印畫的原本 |
免稅 |
9703000090 |
其他各種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 |
免稅 |
97040010 |
郵票(指使用過的或雖未使用過但不是指運國流通及新發行的) |
免稅 |
97040090 |
印花稅票及類似票證等(指使用過的或雖未使用過但不是指運國流通及新發行的) |
免稅 |
二、出口退稅新政策內涵及影響
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主旨在于減少貿易順差,對于相當多的出口企業就意味著利潤的直接減少。據悉,不少出口企業趕在政策“斷奶”前,加班趕貨,搶關出口,導致了2007年5月份貿易順差急劇上揚。
出口退稅率下調將增加出口產品的成本,減少企業利潤。對實行“免、抵、退稅”的企業,其產品“抵、退”稅的計算,是按出口貨物適用的增值稅率與適用退稅率之間的差率,乘以出口貨物折算為人民幣的銷售額計算出口貨物不予退稅的數額,該數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剔除,計入產品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的退稅率下調越多,不予退稅的數額就越大,產品的成本上升就越快,企業獲得的利潤就越少。據有關資料估算,這次出口退稅率下調,對毛利率的影響比較大,紙制品由原來的13%下降到5%,毛利率下降10%左右。出口退稅率下降,引起被調整行業產品出口成本上升,毛利隨之下降,利潤減少,削弱了產品的競爭能力,直接影響生產經營者商品出口的積極性,影響對外貿易。
以造紙行業為例,受出口退稅調整的影響,2007年下半年我國紙制品出口呈現了大幅下降,行業平均利潤變得微乎其微,整個行業將面臨嚴峻考驗。再加之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人力資本提升等因素,使下游印刷企業利潤大幅降低,有些印刷企業已經開始轉產、撤資甚至關閉。
江浙地區是我國造紙企業的聚集地,不僅有UPM、金東紙業等這樣的大型企業集團,也有眾多的中小企業。面臨這一新的出口退稅政策的執行,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
“合同精神不能隨便改價格,長期客戶你報價也不能天天加價,只能自己消化成本了。”說起新政策,嘉興海鷗紙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沈先生一臉無奈。年出口1000萬美金,海鷗紙品公司生產的出口紙品剛好在這次出口退稅的范圍內,從13%調到5%,8個百分點,折算下來至少有80萬美金的利潤損失。“直接關稅加上其他相關物料成本上升,成本一下子提升了很多。”他說,現在只能隨行就市,至于今后,只有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壓縮成本。
“但這個政策也給了企業優化產業結構的機會。”平湖景興紙業董秘姚潔青表示。據了解,我國造紙業在纖維原料上的高對外依存度正在侵蝕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上附加值低,運輸半徑受限,在出口方面的競爭力一直不強。
從以上分析可知,紙制品出口在整個造紙業中所占比重高,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業出口增長率,對行業整體利潤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些實力雄厚、產業鏈成熟的大規模企業已形成了從種樹到基地的完整產業鏈,再加上對政策的調整已有預備,很快采取了穩定出口的應對措施,受到本次出口退稅政策的影響較小。但中小企業并不具備相應的實力,部分小型紙制品生產企業面臨關停或轉產,而部分企業通過調整經營模式,改變產品結構,控制供應鏈來進行成本控制和提高競爭力,在出口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不管是否受到本次利潤下滑的波動,品質提升已成為整個造紙行業的發展趨勢。
三、出口印刷企業如何應對出口退稅新政策的調整
國家運用出口退稅政策來調整出口結構和促進產業整合將成為大勢所趨。那種自身技術含量偏低、產品替代性較強、以低價形式出口、以擴產方式帶動業績提升的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檔次、走內涵式增長道路的轉型迫在眉睫。與此同時,出口退稅下調將加速行業洗牌,通過優勝劣汰,優勢企業將更能做大做強。行業內的優勢企業應借機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轉變出口模式。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應加速重組,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步伐,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完善產業鏈,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途徑。
為此,筆者認為,出口企業應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第一、優化產品結構。企業要順應國家政策導向,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此次出口退稅率調整,出口退稅率是按照“資源類產品——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制成品”從低到高排列的,目的是引導外貿出口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傾斜,全方位提升國內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因此,企業應該認真研究出口商品的稅目種類,對出口產品結構進行適當調整。
第二、擴大加工貿易出口,降低對出口退稅的依賴程度。通過進料加工業務及來料加工業務操作,盡量減少國內附加值,消弱退稅率調整對產品成本的影響因素。受退稅率調整影響較大的企業,還要積極“走出去”,到境外投資辦廠,設立直銷網點,開拓和占領國際市場。
第三、降低成本和費用。充分挖掘企業內部空間,降低生產成本。出口退稅率的下調使出口企業的貿易成本增加,擠占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企業應盡可能地挖掘內部空間,把降低成本與增強企業競爭力結合起來,企業應樹立成本節約意識,在設計、采購、施工、生產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控制,將政策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
第四、加強購銷管理,逐步轉移退稅負擔成本。目前,產品生產專業化程度提高,任何一件產品的生產都不可能由本地獨家企業完成,購進原材料過程也是實現稅款轉嫁與轉移,整體成本增加,自身適度負擔的前提下,有計劃實現轉嫁前移。進一步加強與客商的協調和溝通,尋求對方的理解和認可,適度提升外銷價格。企業還要積極增強國際議價能力,尋求成本轉嫁。
第五、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保護作用。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企業與政府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全面、客觀、準確地做好本行業的情況調查、統計分析和產需走勢預測,配合政府建立產業預警、檢測和協調機制,促進企業平等競爭,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建立健全行業產品標準、檢測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盡快與國際標準對接。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和技術交流,及時提供國際市場的變化信息,提高本行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