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將108家企業納入環保信用管理之后,東莞市今年共有573家重污染企業將進行環保信用評級,幾乎囊括了東莞所有重點污染源,比去年增加了4倍。今年年底,這573家企業將評出紅、黃、綠牌,被亮紅牌的企業將無緣銀行貸款。
重點污染源幾乎都納入
去年是東莞對企業實行環保信用管理試運行的一年,共對108家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實行環境保護信用管理。經過一年的試運行,市環保局日前正式向企業下發了《東莞市環境保護局企業環境保護信用管理辦法》,即企業環保信用“紅黃綠牌”制度。今年共有573家企業被納入管理范圍,且都是重污染企業,數量比去年增長了4倍多。東莞重點污染源幾乎都被納入其中。
據了解,這573家企業包括全市發電、造紙、漂染、制革、電鍍、玻璃(加工除外)、啤酒、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危險廢物處理、洗水(廢水300噸/日以上)、印花(廢水300噸/日以上)企業和鎮級(含鎮級)以上醫院。
2008年12月31日前,或省環保局公布省級評級結果后10日內,環保部門將在媒體公布評級結果。另外,環保信用管理的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2009年12月31日前,將把納入排污費征收的工業污染源、大型商業營業點以及環保部門認定的污染源同樣納入環保信用范疇。
3企業因環境違法被降級
根據管理辦法,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周期為一年,按照各單位的環境行為信用狀況,評價結果分環保誠信、環保警示、環保嚴管三個等級,依次以綠牌、黃牌、紅牌標示。被納入環境信用評級的企業,一經發現有偷排、漏排、直排污染物等環境違法行為,企業的環保信用評級立即降一級,兩次或以上者,則直接降為紅牌。
今年7月底,東莞市雄東紙業有限公司、東莞順裕紙業有限公司和東莞市鴻業造紙有限公司分別因環境違法被罰款8萬、4萬和10萬元,3家企業都由黃牌降級為紅牌。這3家企業將無緣銀行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