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家中的自來水,水質將更有保障。修訂后的《重慶市“碧水行動”實施方案(2008年-2012年)》,10月20日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
從現在開始的新一輪“碧水行動”,詳細規劃了2008年-2012年的“碧水行動”每年要完成的任務、達到的目標等。初步測算,“碧水行動”投入資金將達163.8億元。
主城飲用水源保護范圍 市政排污口將不再直排
《實施方案》中,飲用水源的保護成為重點之一,并明確將實施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的截留。
具體目標是,2010年前,主城區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所有市政排污口排放的生活污水,將不再直接排入飲用水體。這些生活污水,將被截留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紅工水廠保護區內有一個協和渣場,其滲濾液將接入市政管網。
水土水廠、北碚水廠、銅罐驛提水工程、西彭水廠、和尚山水廠保護區范圍內,工業廢水的直排將終結,截留進入市政管網。
部分水源保護區內,還存在畜禽養殖場或散養點,成為飲用水的污染源。實施“碧水行動”后,這些畜禽養殖場或散養點,將搬遷或取締。
2010年前,同興水廠、悅來水廠、紅工水廠、水土水廠、北碚水廠和茄子溪水廠保護區內,8個畜禽養殖場搬遷完畢,取締5個畜禽散養點。
高家花園水廠等7個水源保護區內的囤船、經營性餐飲娛樂船,在2011-2012年間搬遷。
長江、嘉陵江的都市區段及其上游沿江區域,將嚴格限制建設可能對飲用水源帶來隱患的工業項目,如化工、造紙、印染等。
存在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的工業項目、可能排放劇毒物質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工業項目則在禁止之列。
100客位以上客船 須裝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在昨天的市政府常務會上,市長王鴻舉專門提到船舶污染的治理。
《實施方案》提出,逆水航程4小時以上在用大型船舶、100客位以上客船、總重600噸以上機動貨船,必須安裝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其他載客人數比較少的船舶,也需要安裝污水儲存設施。船上污水統一收集后,交岸上處理。
今年底前,所有進入湖泊的機動船,都必須按標準配備防止污染的設備、污染物集中收集存儲設施等。船舶集中停泊區域,要有污染物接收和處理設施。
明年,相關單位、企業等,要制定船舶污染應急預案。2011-2012年,船舶突發污染事故應急設備庫,將建設完成。
3年內,重慶將啟動3項船舶流動污染治理項目,涉及船舶廢棄物接收工程、化學品洗艙基地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
2011年到2012年間,要完成主城區、涪陵、萬州、郭家沱、黃旗、紅溪溝等處的船舶廢棄物接收處置工程。主城雞冠石、萬州青草背、涪陵盤蛇子、江津川順等化學品洗艙基地,也在這個期間建成。
上游制造污染要補償下游
上游制造污染,下游成為直接受害者,而且容易“扯皮”。因此,《實施方案》對跨界次級河流的污染治理,提出了補償方案。
補償方案的核心,是上游區縣制造污染后,要適當承擔受污染的下游的“埋單”費用。
今年,將制定《重慶市跨界次級河流污染補償暫行辦法》,確定次級河流的跨界斷面、污染物的監測與核定、污染程度評價、污染補償額度、責任分工等。
根據跨界斷面監測數據,核定排污量和補償額度。超出核定的排污量,就得適當為所制造的污染“埋單”。而且“埋單”的費用,由市財政從區縣財政年度轉移支付中直接扣繳。
污染補償試點從梁灘河開始。2010年,在小安溪、瀨溪河實施。2011-2012年期間,重慶所有污染嚴重的跨界次級河流,都將全面實施跨界斷面污染補償。
此外,根據《實施方案》,今年到2012年,將先后對桃花河、清水溪、龍溪河、花溪河等河流的污染進行整治。主城清水溪、梁灘河、大溪河、花溪河和一品河等5條劣五類水體的次級河流,成為整治重點。
影響水環境安全 77家企業將搬遷
從保護水環境考慮,造紙、釀造、印染、制革、醫藥、選礦等行業中,生產能力落后的企業將逐步淘汰。新建工業項目,必須同步完成重點污染物減排指標替代置換項目。
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企業和區域,將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已存在的企業,如影響了水環境安全,將逐步實施環保搬遷。
初步計劃,今年將搬遷重慶民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21家企業。明年實施環保搬遷的企業,涉及重慶萬里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2010年,重慶市長江軸承工業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實施環保搬遷。2011年到2012年,搬遷重慶西南制藥一廠等16家企業。
此外,重慶計劃在3年內,完成86個工業污染項目的治理。5年內,完成清潔生產強制審核企業14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