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袋的碎麥秸、破舊的廠房、刺鼻的氣味、橫流的污水、已經成形的紙漿。昨日上午,在市、區環保局以及譙城區觀堂鎮政府等多家單位的聯合行動下,譙城區觀堂鎮王小莊一家坐落在空曠田地中的違規化學制造紙漿點被依法強制拆除。
群眾舉報:違規紙漿廠再投生產
“近日,我們接到群眾舉報,反映觀堂鎮王小莊一家原本廢置的紙漿制造廠又開始重新生產,對附近的水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譙城區環境監察大隊隊長趙峰說,接到舉報后,該大隊隨后組織人員到現場查看,發現原先一塊已經廢置的小造紙廠廠址上確實又蓋上了簡易的廠房,同時設置了制造紙漿的設備。環保人員同時發現,在紙漿廠的周圍,一些小水塘內的積水都呈現醬色,還散發著刺鼻的味道。
趙峰告訴記者,已經拆除的小紙漿廠之所以死灰復燃,主要原因一是當地麥秸原料既充足又便宜;二是制漿利潤豐厚,投入十萬左右的成本,半年就可能賺回;三是經營者法制觀念淡薄,沒有意識到違規生產紙漿是一種違法行為。
記者親歷:違規紙漿廠污染嚴重
11月5日8時,記者跟隨市、區環保部門一起前往被舉報的違規紙漿制造廠進行采訪。由于大霧天氣,城區外的可見度很低。9時20分許,記者一行來到觀堂鎮集市上。從集鎮上出發,大約又行駛了10分鐘,在一片空曠的田地里,我們看見被舉報的紙漿制造廠。
汽車一直行駛到一塊緊挨著紙漿廠過濾池的空地,剛一下車,“注重環保”四個大字迎面而來,同時一股異常的氣味直往鼻孔里鉆,聞起來令人有點眩暈。“這是紙漿發酵的氣味。制造紙漿需要將打碎的麥秸投放到一個發酵池里,等到麥秸完全腐爛融入水中,再將這種混合物用電機一起抽到過濾池中,沉淀后的東西,就是紙漿了。”一位環保執法隊員簡單地向記者解釋現場的異味緣由。確實如此,當記者走向發酵池的投放口時,刺鼻的氣味越發濃烈,一位女執法隊員忍不住用手捂住了嘴。
走過過濾池,就來到了一個簡易的鍋爐房,里面的鍋爐銹跡斑斑。“這么破舊的鍋爐根本不能再用,太不安全了。”幾位執法人員說。
鍋爐房的旁邊就是發酵池,發酵池的投放口上,橫著半塑料袋沒有投放的麥秸,熱騰騰的刺鼻氣體正從投放口處往外溢。鍋爐房的后面也是一片空地,成百上千袋打碎的麥秸就堆放在那里,準備用于生產紙漿。
“整個紙漿制造廠怎么看不見排水池?”當環保執法人員將整個紙漿廠查看一遍后說,“一定是埋在了地下。”于是,一些有經驗的執法人員開始從鄉村公路旁邊的一個泛著白沫、浮著垃圾的水溝開始查找,最終一位女執法人員在簡易廠房與其搭建的廁所中間,找到了一條正在流著醬色水的排水溝。排水溝的出口正是公路旁的那個臭水溝。
“這樣的水,澆到麥子上,麥子就會死掉;如果流到其他河溝里,就會形成污染;如果一直在這里存著,就會滲透到地下,對地下水造成污染。”趙峰說。
環保部門:現場拆除違規紙漿廠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你經營的這種違規的小紙漿制造廠必須取締,要做到清除原料、拆除設備、斷水斷電、恢復原狀的標準。”一番檢查之后,譙城區環保局局長李龍斌對該紙漿制造廠負責人段慶軍說,要認識到經營小紙漿制造廠的違法行為,積極與環保部門配合,將制漿廠拆除。當日上午,環保部門從市區聘請了專業的電焊工,并對紙漿制造廠的鍋爐、電機、管道設備等進行了切割拆除。同時當地政府也表示將找來推土機對紙漿制造廠的過濾池等設備進行拆除。
面對執法部門的解釋與強拆行為,段慶軍表示了理解,同時一再表示“都怪自己不懂法,現在明白了,今后一定不會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