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紙包裝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此話不假,許多企業都需要用紙包裝自己的產品。
在全球金融風暴波及下,包裝企業也感受到了絲絲寒意。訂單下滑、原材料價格漲落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了企業家們面前。
在這種環境下,一向不喜張揚的勝達集團卻“高調”出場,斥1.5億元購下嘉興平湖經濟技術區內最大的造紙企業“榮晟紙業”。
勝達打出的這張牌,令同行業人士猜測紛紛。處在眼下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勝達為何還搞“產業擴張”?
謎面:勝達+榮晟=?
今年,受國際宏觀經濟影響,國內包裝行業的原紙價格大起大落。如1噸牛皮卡紙上半年價格是3700元至3800元,下半年卻跌至3200元至3300元。包裝行業,面臨著重新洗牌的處境。
如此的動蕩,將榮晟這家在浙滬地區小有名氣的造紙企業被逼至絕境。榮晟,以造紙為龍頭,擁有牛皮箱板紙、瓦楞原紙等國內一流的四條生產流水線,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在備受企業管理通病和國際形勢的雙重折磨之后,這家企業最終把目光鎖定在蕭山勝達集團。
勝達,全國包裝行業界赫赫有名,其設備、技術裝備、經營規模、市場份額、出口創匯、經濟效益等都穩居全國紙包裝企業之首,是全國最大的紙包裝企業。集團客源穩定,娃哈哈、農夫山泉、松下電器、三星等大中型名牌企業都是集團業務上的?。
今年以來,面對這場經濟危機,集團抓管理、抓團隊、抓技改,用3張牌穩住了公司的業務。一個投資近1億元的預印項目將于本月底正式投產。屆時,集團又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彩色預印專業廠家。
正是循著業內良好的口碑,4月,“榮晟”主動上門,向“老大哥”勝達求助,要求合作。
包裝業中稱雄的勝達,是否有必要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在經濟形勢十分嚴峻的當下,勝達能否順利消化這塊不小的蛋糕?
質疑聲中,靠14把鐵榔頭起家、在包裝行業里滾打摸爬了26載的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吾校一錘定音:收購。
謎底:低成本擴張+產業鏈一體化
其實,在方吾校的眼中,時下的經濟危機,恰好是企業發展的大好機遇。
勝達,雖說是包裝行業中的老大,下屬的7家公司生產的紙箱囊括了當前最流行最先進的品種。在這次經濟危機中,集團毫發未傷?砂b行業這一產業鏈的上游產品——原紙,是集團缺失的陣地。今年的原紙價格大起大落,令集團認識到產業鏈上游產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危機中,一定孕育著商機。年產30萬噸原紙的榮晟恰好可以延伸集團的產業鏈,實現原漿紙與包裝業產業鏈的一體化,從而產生集群效應,擴展新的發展領域,創造新的盈利空間。
商機還不止一個。如果勝達另起爐灶建一個規模同等的紙業公司的話,投資不下8億元。而此時的榮晟在今年的經濟危機中,資產大幅度縮水。這,正是低成本收購的大好機會。
低成本擴張,最終實現新的贏利空間。這個收購之最終謎底,就是一舉兩得。
接下來的事情,順理成章。面對這個誘人的蛋糕,勝達采取了“蠶食”策略,分兩步走。第一步,8月份,勝達與榮晟簽訂參股合作協議,正式組建浙江榮勝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步,在未來的一年內,勝達正式“吞并”榮晟。
低成本擴張的效果立竿見影。在引入勝達先進管理和人才后,榮勝首月立馬扭虧為盈,除滿足勝達原紙供應外,當月為勝達贏利100萬元,隨后每月贏利總數不斷上升,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而這一舉兩得之計策,勝達早在4年前已演繹過一次。2004年底,勝達集團收購江蘇雙燈紙業有限公司,建成生活紙生產基地,進軍生產紙領域。不到1年的時間,集團生產的“雙燈”牌生活用紙成為江蘇省著名商標。4年時間投資收益超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