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環保人士告訴記者:“子牙河的水清了,能看到野鴨子了。”子牙河水質明顯改善得益于在子牙河水系試行扣繳生態補償金制度。鑒于此,我省擬在主要河流推廣實施跨界河流斷面水質生態補償制度。
河北省環保局局長姬振海在向國家八部委組成的環保專項行動檢查組匯報我省的環保工作時,談到了子牙河水系通過扣繳生態補償金制度,污染程度總體呈下降趨勢,水質正在逐漸改善。
“這一機制產生的效果比想象的好!”姬振海說,過去是有污染就追企業,可追來追去也不一定能追到污染源。現在,用跨流域斷面水質檢測指標說話(斷面考核標準,滄州市滄浪渠歧口防潮閘為150mg/l外,其余均為200mg/l),超過標準就從地方財政扣錢。如果地方政府污染治理不達標,那就是“丟錢丟人”。
據了解,自今年4月份起,河北省在子牙河水系試行扣繳生態補償金政策,到10月份,共從子牙河流域的石家莊、邯鄲、衡水、邢臺、滄州5市扣繳生態補償金1100萬元。
數據顯示,扣繳資金的額度所呈現的趨勢是逐月減少。9月份沒有扣繳金額,10月份,只有石家莊市的洨河斷面COD為233mg/l,被扣繳資金10萬元。
扣繳資金減少是因為出境水質達標。過去,子牙河水系主要河流斷面水質監測的COD值時常超過1000mg/l,而現在,基本控制在200mg/l。
姬振海說:“生態補償機制,強化了地方政府的責任意識,有效遏制了上游向下游排污。”據介紹,河北省將總結子牙河生態補償制度的經驗,擬在全省主要河流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