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6日,金光集團APP廣西金桂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核心組成部分的單一化機漿生產線主體工程在廣西欽州港竣工。這是亞洲最大的單一化機漿(全稱:漂白化學熱磨機械漿)生產線,也是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核心生產車間,主要生產高檔食品白卡紙所需的化機漿,年生產能力是30萬噸。
作為廣西正在建設的第一個大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其原材料是否充足將成為項目成敗的關鍵。按照每生產1噸化機漿需要2.5噸木材計算,30萬噸化機漿生產線年需木材75萬噸,這是金桂漿項目的一期規模。等到金桂漿二期工程建成,制漿產能將達到180萬噸,年需木材630萬噸,需要近500萬畝原料林基地。
為了打造這條林漿紙產業鏈,早在1995年,金光集團就看好廣西這塊熱土,在欽州、防城、南寧等桉樹適生區營造原料林基地,十二年時間,APP已投資人民幣14億元,共為金桂漿項目營造原料林174萬畝,不但滿足了一期工程林木所需,還給二期留下了69萬畝空間。
林漿紙一體化作為廣西林業產業的發展戰略,也促使廣西速生豐產林取得了飛躍發展。目前廣西速豐林面積達2600多萬畝,居全國第一,僅2001年以來全區就發展速豐林1600萬畝。2008 年10月,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在廣西考察工作時指出:廣西速生豐產林已形成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
廣西的人工林發展,得益于國家的林業政策和林漿紙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桉樹人工林的發展更是迅猛。由于廣西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區位優勢,各類投資主體紛紛在廣西投資造林,通過因地制宜的各種造林模式,目前廣西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桉樹產業基地,桉樹人工林面積超過1000萬畝,而且還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桉樹組培苗生產基地。
如此龐大的速生豐產林規模,使廣西的林業產業從單一的原材料生產走向林漿紙一體化的條件已經完全成熟,金桂漿項目一期、二期所需要的原材料供應,廣西林業已經有足夠的資源儲備,根據國家林業局木材采伐計劃安排,“十一五”期間,廣西年商品材采伐量為1990.8萬立方米,出材量1313.6萬立方米,其中人工林出材量1216.5萬立方米。2006年底,芬蘭雅哥貝利咨詢公司對廣西林地所做的調研報告認為:到2030年,廣西每年的木材產量將達到4000萬立方米。
人工林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林業科技水平的提高,筆者從廣西林業科技部門了解到,通過良種育苗、無性系繁育、高效撫育、測土配方施肥、抗。ㄏx)品系篩選等科技成果的研究和推廣應用,速生豐產林的生長周期縮短了,而產量從過去每輪伐期的2-3立方米/畝提升到了現在的6-8立方米/畝。隨著這些科技成果逐漸普及并被廣大林農接受,廣西速生豐產林在規模不繼續擴大的情況下,木材產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取得翻倍。
新組建的廣西林業集團212萬畝林地中,廣西桂欽林漿紙有限公司的67萬畝林將與金光集團合作建設金桂項目,金桂項目二期目前落實林地136萬畝,較既定的500萬畝用林計劃,尚有360多萬畝的原料林缺口。但是從廣西充沛的速生豐產林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來看,廣西人工林發展已經為林漿紙項目鑄就了充足的原料林保障。(任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