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江西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國英通過其代表王培軍做客“改革開放·和諧發展論壇”時表示,造紙產業要持續健康發展,發展林紙一體化將是其首選之路。
近年來,隨著全員生態保護意識的顯著增強和森林資源的短缺,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造紙產業,原料來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難題。張國英認為,發展林紙一體化,是破解這一難題、促進我國造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我國人口眾多、林木資源匱乏,為了保護有限的森林資源,國家對造紙業一直實行的是“以草代木”的原料方針,使得在全球使用木漿造紙比例達到90%以上的今天,我國造紙業的木漿率只有20%左右,扣除直接進口的木漿,國產木漿不足7%,既導致了我國造紙企業的產品檔次較低,市場競爭力差,又由于草類制漿產生污染大,影響了生態環境。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高檔紙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紙及紙板的進口量年年遞增,加之草類制漿產生的污染難于治理。造紙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解決?“林紙結合起來共同發展,十分必要和緊迫。” 張國英說。
實施林紙一體化 一舉多得
實施林紙一體化,有利于形成以造紙工業為龍頭的產業鏈,造紙企業建設原料基地,實現林、漿、紙產業鏈的有機結合,將會充分調動造紙企業、林場和農民造林的積極性,形成制漿造紙、植樹育林的良性循環。有利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就業機會。將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與退耕還林、退田還湖和速生豐產林建設等結合起來,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辦法。
在實施林紙一體化中,江西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為了實現原料自給,減少對森林資源的消耗,江西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正在建設10萬公頃林紙一體化工業原料林基地項目,并擬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設100萬畝原料林基地。目前,江西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已在德安、鄱陽、東鄉、進賢等縣,發展原料林基地35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