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漿紙價格隨著金融危機的沖擊一路走低,市場由于需求的急劇降低嚴重低迷。然而,近期紙業十強之一的華人集團APP和國際紙業巨頭斯道拉恩索先后在廣西北部灣舉行了林漿紙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和廠址奠基儀式,國內的太陽紙業、晨鳴紙業近期在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上積極行動,日本王子投資20億元進軍我國銅版紙市場,這些大型造紙企業集團逆風起舞的林漿紙投資動向給低迷的經濟形勢帶來了復蘇訊號。
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07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7350 萬噸,消費量7290 萬噸,人均年消費量為55 千克。隨著前幾年市場的急劇擴張,目前略顯產能過剩,但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的紙及紙制品消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遠遠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美國、日本人均年消費量300公斤的水平,因此市場整體前景依然看好。
從企業發展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對環保和可再生資源要求的提高,一大批產能和環保水平低下的造紙企業將被淘汰,大型的林漿紙項目在政策鼓勵和市場看好的情況下必然取得長足發展。
從項目建設周期來看,林漿紙項目的建設周期比較長,目前市場低迷、成本低廉,正適宜項目工程建設,而且對原料林基地建設和原材料資源整合也十分有利,市場經過2-3年后逐漸恢復進入上行通道,市場消費量和消費者信心增強,而目前建設的項目也正好到了建成出效益的時期。
紙及紙制品是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一種標志,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衡量標準。林漿紙項目的原材料木材屬于可再生資源,生產木材的原材料基地,主要依托廣大的林區和農村勞動力資源,因此林漿紙項目實際上是以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和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為核心的社會化項目,項目可促進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村勞動生產力,加大農村人口的就業范圍和增加農民收入,提升廣大偏遠落后農林區域的經濟發展。
同時,林漿紙項目的實施,既提高了人工商品用材林的單位產量,滿足了人民群眾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增加的以林木為原材料的產品需求。在促進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也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和對生態公益林的間接保護。以海南為例:林漿紙項目促進了全省14000萬畝商品林的健康發展,使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既實現了人民群眾增收致富,又以較少的森林資源滿足了人們對木材等林產品的需求,而且緩解了經濟社會發展對生態建設的壓力,間接保護了全省1300多萬畝生態公益林面積。從1995年開始實施林漿紙一體化,隨著項目的發展,海南省的森林覆蓋率從1997年的48.7%增長到了2007年的57.1%,提高了近九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由1996年的7900萬立方米上升到了2006年的11400萬立方米。
林漿紙項目與傳統的造紙項目在資源消耗和污染物處理上完全不同,其單位產品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都遠遠低于草漿造紙,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發展要求。以金光集團APP海南金海漿紙廠為例:與國家標準相比,該廠每年減少廢水排放量約2億噸,減少COD排放18萬噸。通過堿回收鍋爐燃燒黑液,產生蒸汽發電,其效益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70萬噸;少排二氧化硫2131噸。
國家出臺4萬億元拉動內需投資計劃,重點是交通、能源等民生項目,其目的就是要拉動國內投資和消費,刺激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我國城市的市場份額在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下日趨飽和,但農村市場潛力依然很大,市場成長空間充裕,只有啟動了農村消費市場,才可能帶動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保持農民持續增收,最大限度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和農村內部增收的空間。林漿紙項目是資金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的項目,項目投資直接帶動的就是廣大農村地區,項目實施的主要收益群體就是農村的廣大勞動力。林漿紙項目直接符合中央拉動內需政策指引,在金融危機的寒冬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武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