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工業集團-普華永道制造業表現指數(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ex, PMI)2月跌至31.7點新低,比上月下滑了4.9點,該指數已連續9個月下滑并低于50點,這說明在全球日益惡化的經濟環境下,制造商在上個月的經營情況也更為慘淡。調查指出,發達國家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收縮,以及澳國內經濟的放慢,限制了制造業的發展,雖然政府于去年12月發放現金補貼、出臺經濟刺激措施和央行大幅減息等利好因素有利于推動消費、擴大基礎設施和住宅建設開支,但這些措施對提升市場對制造品的需求還有一個滯后的影響,因此制造業活動出現回彈的跡象仍不明朗。相比之下,1月,美國制造業指數升至35.6點,歐元區制造業指數升至34.4點,日本制造業指數下滑至29.6點,中國制造業指數升至42.2點。
2月,從制造業的各行業情況來看,僅服裝與鞋類制造稍有增長,而上月僅有的增長的行業是食品與飲料。下滑最大的行業包括:紡織品、紙張、印刷與出版和金屬制品。隨著國內和海外對制造品需求的不斷減弱以及產出的不斷減少,新訂單指數再次下滑3.7點至28.1點,為連續第10個月下滑。新訂單降幅最大的行業有:紡織品、堿金屬與金屬制品、運輸設備、機械設備、紙張、印刷與出版。
制造業雇傭指數下跌9.9點至32.8點,連續12個月下滑,工資增長壓力連續第5個月減輕,指數下跌2.5點至53.9點,為自1998年6月來的最低點。庫存水平持續第5個月下滑,制造業生產成本略有上升,而銷售價格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