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身上色澤亮麗的時裝、內衣,展示架上手感柔軟的毛巾、襪子,樣品床上挺括舒適的被單、床罩……如果不是工作人員介紹,你能想到這些產品竟然都是用竹子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嗎?日前在泉州舉行的由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中國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省經貿委、省科技廳等單位承辦的第一屆國際竹纖維技術與應用研討會上,竹纖維的最新應用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竹纖維是從竹子中提取出的纖維,依照生產工藝的不同,可分作竹原纖維和竹漿纖維。由于竹子在生長過程中不需施肥,也很少有病害,并且竹纖維在土壤中可自然降解,因此竹纖維是一種真正的天然環保型綠色纖維,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推崇。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孫瑞哲認為,傳統的棉、麻纖維在原料生產上受客觀條件制約,纖維資源不足已經成為我國紡織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大瓶頸問題。《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大竹纖維等天然纖維的開發利用,拓展可再生纖維資源。本屆竹纖維研討會的主辦方之一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專家稱,竹纖維是“21世紀紡織業最重要的新型纖維紗生產原料”,在不遠的將來,竹織物將作為“純天然的、生態友好的產品占領市場”。
近年來,竹纖維作為我國自行研制開發成功的一種新型生態環保再生纖維素纖維,日益引起國內外紡織界的廣泛關注。我省也加強竹纖維技術的開發應用。
作為竹纖維提取原料的竹類資源在我省十分豐富。中國的30個“竹子之鄉”中,我省占6個,其中建甌市的毛竹林面積120多萬畝,名列“中國竹子之鄉”榜首。而且紡織工業是我省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已初步形成以泉州為主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和特色優勢。當前紡織行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和轉型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我省竹類資源優勢,開發竹類資源應用的新領域及其相關技術,對全省林業和紡織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自2004年起,我省有關企業即與相關高校、科研機構聯合開發竹纖維技術并加強其應用研究。經過4年多的發展,目前已在竹漿粕制備、新溶劑法再生竹纖維生產、竹原纖維高效分離及提取、竹碳纖維母粒研發、竹纖維紡紗及織物染整等竹纖維技術與應用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產業已經起步并正在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