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們報告一個好消息:南寧市今年上半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34%,而且有4個月空氣質量全月優良。”今天下午17時許,剛走進南寧市環境保護局辦公大樓,局長、黨組書記農冰就迎出來,向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赴南寧采訪團報告南寧市空氣質量位居全國前列的喜訊。
這喜訊對南寧來說,得之不易,是該市痛下決心關掉上百家污染企業后得來的。“南寧經濟還不發達,要關掉這么多企業,政府的確要拿出很大的魄力和決心。”農冰坦言,對工業短腿的南寧來說,關掉這些生產企業就意味著失去大量稅源。“但城市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一觀念通過城鄉清潔工程得到了南寧市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認可。”
南寧市環保局污染控制科張濟鋒介紹,南寧市經濟長期處于欠發達狀態,其工業發展的多是造紙、制糖、淀粉加工、水泥生產以及酒精生產等,全都屬于重污染的行業。“南寧造紙企業還有一個特點,大部分是利用廢紙造紙,排放的對環境有污染的廢棄物更多。我們的制糖企業大都建在河邊,排放的污水嚴重污染河水水質。”
張濟鋒說,南寧在2002年也曾開展過“一控雙達標”工作。“不過,效果并不好,為了地方經濟發展,整治得不徹底!”直到2006年,南寧市啟動“城鄉清潔工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南寧環保局承擔了創建文明城市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13指標,要求南寧在森林覆蓋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空氣污染指數、環保投資指數等都要達到A級指標。“市政府啟動了問責制,不達標就撤職。問責制一動,大家的主動性全調動起來了,環保工作開始動真格。”
這以后,南寧市環保局對全市有污染的企業開始按行業分類治理。“我們給每個行業都制定了更加嚴格的排污標準,并在工廠的污水等廢棄物排放口安裝監控儀,實行在線監控,一旦排放口污水不達標,監控中心就能立即知悉。”
更重要的是,南寧市環保局下狠心關閉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僅2008年,南寧市環保局就關閉了101家產能低于1萬噸的廢紙造紙企業,關停了17家磚廠、2家水泥立窯廠,淘汰了20家淀粉加工廠。除了關停閉之外,還督促企業加大整治,要求制糖廠、淀粉廠都必須在廢水處理末端安裝生化處理設施。“安裝了這種處理設施,每處理一噸廢水就要多花2元錢。有些大型制糖廠,一天的廢水量就達3萬噸,等于每天要多花6萬元,的確增加了企業負擔。”但為了給南寧人民潔凈的天空、干凈的河流,南寧環保局還是頂著重重壓力給全市17家制糖企業裝上了生化處理設施,成為全國第一個所有制糖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同時達到二級和排放達到一級標準的省會城市。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南寧去年單排入邕江的COD就減少了7萬多噸,南寧左江、右江、邕江等各主要河流的水質也逐漸變清。三年前,南寧主要河流水質一直在3-4類間徘徊,現在,南寧主要河流水質都達到了2類水質標準,全市空氣環境質量也創下了近20年來的最好水平,南寧終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