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深圳海關獲悉,今年以來廣東省紙漿進口呈量增價減態勢。據統計,今年1-7月,廣東省進口紙漿49.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1.3%;價值2.2億美元,下降27.6%;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451美元,下跌35%.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廣東省紙漿月度進口量繼6月份創下去年來新高后7月份有所回落,進口8.4萬噸,同比小幅增長5.9%,環比下降20.1%.7月份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448.9美元,在6月份扭轉1-5月持續下跌的頹勢,環比上漲1.1%的基礎上再次微幅上漲2.5%,但仍比去年最低價位563.5元低20.3%.
來自深圳海關的統計數據表明,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紙漿進口的主要力量,而私營企業紙漿進口下降顯著。1-7月,廣東省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紙漿42.7萬噸,增長19.4%,高出總體增幅8.1個百分點,占85.9%;私營企業進口紙漿4.3萬噸,下降33.7%;國有企業進口2.1萬噸,增長16.7%.進口來源地中,巴西成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自加拿大進口快速增長,自東盟進口下降明顯。1-7月,廣東省自巴西進口13.1萬噸,激增93.1%,占26.4%,取代東盟成為廣東省紙漿進口第一大來源地;自加拿大進口11.7萬噸,增長16.4%;自東盟進口8.8萬噸,下降12.5%,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2.6%降至17.7%.此外,自歐盟進口5.2萬噸,劇增4.4倍,自美國進口3.4萬噸,大幅下降58.4%.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1-7月廣東省紙漿進口量增價跌,但7月份進口出現環比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內紙品需求回暖和企業逢低買進補充庫存是帶動近期紙漿進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隨著今年國家大力拉動內需、《輕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和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上調,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國內紙業需求逐漸得到恢復。同時,企業已基本消化積壓的原材料,在國際市場價格走低的情況下,造紙企業增加國外紙漿進口以替代國產漿進行生產或補充庫存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二是國內紙漿增產導致7月進口有所回落。在前期紙漿進口數量同比持續增長及紙漿生產商在春季實施減產兩大因素的作用下,6月底國際紙漿庫存已經回落到29天,完全回落到正常水平,國際紙漿供需趨于平衡。隨著國際漿價的逐步回穩,國內紙漿生產商逐步恢復生產。6月份國內紙漿產量為191萬噸,同比增加12.2%,環比增加15.8%,國內產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對進口紙漿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紙品消費國,但我國森林資源相對匱乏,在上游原料環節受制于人。資料顯示,2008年我國國產木漿僅能滿足國內需求的10%左右,巨大的供需缺口主要依賴進口填補。近年來,我國紙漿進口額一直以2位數的年增幅增長。目前,新《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執行將淘汰部分落后產能,國產紙漿產能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原料進口依賴程度可能繼續上升,原料受制于人的局面將不利于我國紙業、印刷業的長遠發展。
為此深圳海關建議:應大力加強紙漿原料林基地建設,實現木漿國產化,提高木漿的自給率,降低進口依賴程度;國家應強化節約用紙意識,加強廢紙回收環節管理,提高再生紙產量,促進資源的可循環利用;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建設紙漿生產基地,利用國外豐富的林木資源,緩解國內森林資源緊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