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5日,廣西欽州市浦北縣福旺鎮鎮腳村委旺江田村8號的余乃芳通過自己的農行賬戶收到了金光集團APP廣西金欽州豐產林公司支付的土地租金3941.28元,這已經是老余第六收到APP支付的土地租金了。自從把林地租給APP營造漿紙原料林以來,老余除了每年的土地租金外,還通過造林作業獲得不少的勞務費,使得他再也不用遠下廣東打工掙錢了。APP在廣西建設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使老余多年來只長草不長樹的荒山成為了郁郁蔥蔥的森林,有了分成收益,而且不用離家就可務工掙錢,同時還能開展從業生產和照顧家人。
在廣西,像老余這樣的農民兄弟,通過林漿紙項目的帶動和參與林漿紙項目建設,實現了土地增值、收入增加的偏遠地區農民不在少數。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長期以來受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農民增收渠道有限,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勞動力素質低下、信息閉塞的偏遠區域,經濟增長速度非常緩慢。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建設富裕文明的新廣西,廣西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廣西資源優勢和科學發展的要求,將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作為發展的重點,作為加快工業化進程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借此推進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
廣西金桂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就是廣西引進金光集團APP投資建設的大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目前一期30萬噸漿、60萬噸紙的工業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配套的原料林項目和工業項目主體工程建設。金桂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原料林基地建設通過在農村創造直接就業機會和土地入股、土地租賃等方式讓農民增加收入;通過造林、修路、架橋等改善農民居住環境;通過捐助農村基本生活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建設提高農民生活和教育質量;通過引入新的發展模式、新的致富理念和新的農林科學技術,帶動農村走上長遠發展的道路,有效帶動和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實現了農民增收。
金光集團APP從1995年開始在廣西營造人工原料林,經過多年發展,目前APP金桂林漿紙項目至今已投入資金近18億元,科學發展人工原料林基地近180萬畝。其中,8億元用于營林項目實施的農民工工資支付,占總投入的44%,共為廣西當地農民創造了超過1600萬個工作日/人次以上的勞動就業機會。廣西農民與APP(中國)廣西公司采用分成模式合作造林89.32萬畝,林地收益為54元/畝.年,每年可為農民增加收益4823.238萬元。而合作之前,該部分林地幾乎為荒蕪之地,無收益或虧損經營。另外,APP(中國)廣西公司還租用當地農民土地約90.59萬畝,每畝平均租金為16.6元/畝,廣西項目實施前的土地平均價為11.7元/畝,平均每畝年凈增租金0.8元,每年增加收益72.47萬元。
另外,APP還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主動回饋社會。自2003年廣西金桂漿項目人工林基地項目建設開始以來,APP(中國)廣西公司共捐資 1262萬元幫助當地發展教育;捐資超過153萬元修建道路、橋梁等,改善當地農村人居環境,使許多祖輩都沒有到過城市的人乘上車輛走向現代文明,使許多有特色的農產品得以上市流通,創造財富。
廣西引種桉樹始于1890年,早期的桉樹以在宅旁、村旁、水旁、路旁等零散種植為主,大面積的人工栽培則是在1965年以后, 當時主要分布在廣西南部地區的東門林場等地,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廣西的桉樹人工林面積約為5萬hm2。20世紀90年代,由于尾葉桉的成功改良和雜交種無性系的大面積推廣,桉樹人工林面積迅速增加,特別是近10年來隨著林漿紙項目的推動,廣西桉樹人工林面積增加尤其迅速。據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統計,廣西桉樹人工林面積在1990年為5. 8萬hm2,1995年為7.2萬hm2,2000年為14.9萬hm2,2005年為53.4萬hm2,到2008年為80.7萬hm2。由此看出,自1980年至1995年,桉樹人工林面積增加速度緩慢,年均增長1-3%;1995年至2000年增長加快,年均增長21.3%;2000年至2008年增長迅速,年均增長55.2%。
(任文斌)